手机看中经

露天煤业否认超10亿元欠款存利益输送

2013年03月18日 06:56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连续四年应收账款关联方占比超80%

  有律师分析,前几年煤炭市场良好时,公司关联方占比依旧较高,因此,澄清公告并不能让投资者信服

  露天煤业2012年年报发布后,公司的应收账款科目便因关联方占比超80%而备受市场关注。

  公司称,2012年公司总应收账款余额为13.3亿元,关联方拖欠金额达10.8亿元,占比为81%。另据《证券日报》记者查阅公司多年报表发现,从2009年开始至今,露天煤业连续四年应收账款中关联方占比超过了80%,此外,在2010年和2011年这两年中,公司应收账款中关联方占比均超过了92%。

  公开资料显示,露天煤业实际控制人为中电投,关联方也多为中电投控股企业,由此,公司被质疑存在利益输送问题。对此,3月15日,露天煤业紧急发布澄清公告称,煤炭市场不景气导致公司关联方应收账款占比较大。

  对此,有不愿具名律师人士提出质疑,“公司近五年应收账款中关联方占比都不小,2012年煤炭市场不景气可以作为理由,但前几年煤炭市场是比较好的,公司却仍有金额如此大的欠款收不回来。澄清公告并不能让投资者信服”。

  应收账款关联方占比大

  记者翻阅公司近五年年报了解到,从2007年到2012年,公司的应收账款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应收账款中关联方欠款金额同样逐年递增。

  根据合并表数据,2007年,露天煤业应收账款年末数约为3.23亿元,其中应收关联方的款项占应收账款总额比例为60.55%。2008年,公司应收账款期末数3.79亿元,关联方占比73.31%。2009年,公司应收账款金额继续攀升,期末数约为4.3亿元,关联方占比83.74%。

  从2010年开始,公司应收账款中关联方占比均超过了90%,2010年公司总应收账款余额为4.5亿元,其中关联方占比为92%。2011年公司总应收账款余额为10.2亿元,其中关联方占比达到了97%。公司在年报中也提到,年末应收账款比年初增加124.83%,主要原因是煤炭销量较同期增加,部分煤款尚未收回所致。

  这个理由公司同样用在了2012年年报中,2012年公司总应收账款余额为13.3亿元,其中关联方占比为81%。关联方占应收账款比例明显下降,难道是2012年关联方相关公司还款比较积极?对此,公司回应,下降主要是由于2012年12月份公司销售给关联方的收入比例较同期降低所致。

  不得不说,露天煤业关联方销售款占据了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大半江山。与此同时,记者也发现,2009年之前,公司应收账款金额占比前五名客户中,还有一家到两家公司属于外部客户,与露天煤业并不存在关联关系。但从2010年开始,公司前五大客户中无一家为外部客户,均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

  年报显示,2012年年末,露天煤业应收账款中前五名单位分别是,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中电投东北电力燃料有限公司、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燃料分公司、通辽发电总厂以及通辽霍林河坑口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来自上述五家公司2012年年末的应收账款共计8.79亿元,占公司期末应收账款总额的比例为65.9%。

  澄清公告澄而不清?

  露天煤业控股股东为中电投蒙东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公司与十几家主要客户均存在关联关系,供应煤炭的多家电厂也多是中电投控股,再加上连续多年应收账款中关联方占比高居不下,由此,公司被质疑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大额资金。

  对此,3月15日晚间,露天煤业紧急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关联方应收账款占比与关联方收入占比不匹配主要是因为公司煤款结算方式所致。公司对市场煤客户实行预收款方式结算,先付款,后发货。对于大、中型电厂客户,露天煤业实行压月结算,当月挂账,次月回款,但是由于煤炭市场不景气压月也不能及时结算,所以导致公司关联方应收账款占比较大,与关联方收入占比不匹配。

  不过,2012年煤炭市场可以说不景气,但是,2009年到2011年,煤炭市场处于黄金期,5500大卡热值动力煤价一度突破千元大关。如果说这三年公司关联方应收账款占比仍超过80%也要怪市场不景气的话,似乎有点站不住脚。“露天煤业的澄清公告并不能让人信服。”上述不愿具名法律人士告诉记者。

  至于关联方收入占比较大,公司解释称,主要是因为公司目前对外销售客户包括大、中型电厂客户和市场煤客户,其中,大、中型电厂客户多数是关联方,这些关联方大部分在公司的销售半径内,而且大部分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前的老用户,发生关联交易是交易双方生产经营所必需的。

  虽然露天煤业做出了表态,但摆在眼前的事实是抹不掉的,高达10亿元应收账款被同受大股东控制的关联公司所拖欠。“以应收账款的比例看,关联方确实占用了上市公司大量资金。”有业内分析人士向记者分析。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