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市场的门槛近日大幅降低。据《上海证券报》报道,管理层日前取消了开设信用账户资产规模下限的窗口指导。此前,管理层通过窗口指导的方式,要求开设信用账户的投资者资产规模不得低于50万元。
此前管理层设置资金门槛,虽说意在保护中小投资者,但市场对此一直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何况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高,融资融券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已不再陌生。与其让“50万元”门槛成为一种障碍,倒不如把融资融券的市场交易权还给中小投资者。
其实,在海外许多国家的信用交易模式中,不设置准入资格的有很多。例如在美国,融资融券交易的主体范围就非常广泛,只要是资金的富余者就可以参与融资,只要是证券的富余者就可以参与融券。
不设门槛并非放纵融资融券的风险,在宽松的市场准入环境下,美国把控制融资融券风险的重点落在对信用账户进行全方位监控管理上,具体有两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分离账户,以控制操作风险。美国股市规定,所有融资融券交易者必须开设专门的信用账户,非信用账户不能融资融券。每天交易结束后,券商根据客户的市值计算信用账户中的抵押证券额和自由证券额。当投资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市值上涨,抵押证券数目减少,则自由证券数额会增加,增加的自由证券被转到分离账户中,被分离的证券数额券商不能挪用。通过这种做法,严格控制了券商对信用账户违规操作的风险。
二是对信用交易账户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风险立即介入。以融资交易为例,当投资者账户中的融资买入证券市值跌破实际贷款金额时,该账户便成为限控账户,不得再进行融资交易。如果股票市价继续下跌,使得保证金低于最低常规保证金维持率时,券商应立即通知投资者,通过补交现金或出售一部分证券偿还债务,使保证金比例回到常规比例以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