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王先生最近也迷上了收藏。因为酷爱喝茶,近年来又听了许多关于紫砂茶壶对喝茶的益处、其本身的收藏投资价值等等,王先生不由地就对紫砂壶收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书、读报、上网、听别人聊,王先生很快也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心情,自己去一口气淘买了好几把紫砂茶壶。然而让他大跌眼镜的是,懂行的朋友看过之后告诉他,这几把茶壶竟大都是赝品和次品。这让王先生异常地懊恼,不知道该如何寻回自己的损失。
买错要自省
其实,对于许多初入艺术品市场的收藏爱好者、投资者来说,买到赝品也许是一条必经之路。如何正视买到假货这件事,却是更让许多投资者不知所措的。应该说,首先从艺术品市场约定俗成的“规矩”来讲,买到赝品之后是比较难“讨回公道”的。一般来说,一件东西买家拿给卖家,卖家自行辨认真假好坏,在价格上达成共识,交易就能完成。至于说这把茶壶是真迹还是仿品,是明代的还是清代的,你卖给我的价格是不是符合东西本身,往往很难公断。因而只要没有确凿的证据,通常无法从商家或买家处得到赔偿。
那么是否只能吃哑巴亏自暴自弃了呢?却也并非如此。艺术品圈子里往往把买错东西称为“吃药”,那么吃了药想必自然是要长记性、得教训的。既然艺术品的买卖交易看的是各自的眼力,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一次两次上当受骗并不要紧,重要的是如何从中吸取教训、学到东西。要知道,即使是老手也总会有犯错的时候。这一把壶我买的时候怎么就以为是真的了呢?是听了边上人的谗言,还是受了买家的蒙骗,是看形制看走了眼,还是看泥料看错了点。在这一把壶上犯的错误绝不犯第二次,这一把壶假在哪、次在哪,下一把壶就绝不能有类似的瑕疵。这样一来二往,自然就渐渐“懂行”了。
重在开头好
除了把每一次犯的错误弄清楚、弄明白,从中学到教训之外,选择更合适的渠道、方式去进入某一个收藏领域,也是非常事半功倍的。举例来说,找一个真正懂行、又不会故意坑骗自己的朋友带着一起看、一起玩,那自然在入门的时候就会少走许多弯路;找一家牌子老、信誉好的商家,从价格低易辨别的玩意开始买起,那也是比较保险的做法。想要玩好一门收藏,最忌讳的则是一开始就走上了“弯路”,总是接触一些次品、赝品,又不能找到很好的学习、进步的途径,那么往往转过来转过去,还是没能玩出门道来。
总而言之,买到赝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次次都买到赝品。今天发现这个朋友不可靠、不懂装懂,明天就不跟他“一起玩”了;今天发现这家店卖赝品、以次充好,那下次就找一家更靠谱的店。只要是肯花心思、肯钻研,慢慢就一定会走出“买错”的阴影。而话又说回来,有时候如果一开始不买错、不心痛,又怎么会花大心思钻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