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控股股市走势图。
CFP供图
微信收费之争升温 微信昨声称收费属谣言 绝不会向用户收费
微信收费传闻愈演愈烈,昨日,腾讯微信团队通过微信向用户发布一条“温馨提醒”,称近期在微博上流传的“微信要对用户收费”纯属造谣,“微信绝不会对用户收费”。这已经是腾讯公司再一次澄清类似收费传闻,而且措词更为坚定,意在避免用户因担心收费而大量流失。
微信收费之争被认为是市场领域中新经济浪潮下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之间成本分摊的一大争端,记者采访运营商和腾讯公司获悉,这笔成本直接转嫁给用户的条件并不成熟,上游的三大运营商以及下游众多应用提供商的博弈仍将继续,何时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成本分摊模式还有待进一步谈判。
应该收费
三大运营商联手施压
该事件被认为中国移动的受冲击最大,因为其网络主要为2G、2.5G而资源不足,其他两大运营商因为有完备的3G网络而坐山观火。随着事态发展,这种态度已经悄悄转变,三大运营商已经开始联手向腾讯等OTT企业施压。
从业绩看,微信等免费通信工具的风靡,已明显分流了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电话、短信、彩信等传统业务,虽然能使流量消费增长,但更重要的是使三大运营商沦落到“管道提供者”的地位,摊薄了其利润空间。有运营商人士担忧说:中国移动的今天,可能就是联通和电信的明天。
为应对微信冲击,中移动将飞信重构升级飞聊,中国电信将翼聊升级为翼信,与网易联合开发。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在公开场合也表示出力挺中国移动的态度,他说,OTT公司走到今天与运营商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一个企业要可持续发展、一个行业要可持续发展,违背经济规律做事都是难以长远的。他说,微信不能一直就这么免费下去,要不然谁都没饭吃了。
而三大运营商也获得了监管部门的支持。工信部部长苗圩不久前公开说,会考虑运营商的合理要求,但严禁利用垄断地位遏制微信等增值服务,微信不会大幅收费。言下之意,监管部门主张运营商向腾讯收取一定费用。
收费:垄断与创新的暗战
广东一位运营商人士说,解决微信占用信令资源过多的问题,一直是企业之间的事情,并不涉及向用户收费,不知道为何演变成一场企业对用户收费的风波。而且,微博上一些公众人物也在推波助澜,把运营商和监管部门都推上火山口,这背后令人费解。
对此,有专家一语点破:微信收费之争表面上是市场领域中新经济浪潮下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成本分摊的世界性难题,但是在中国,又涉及垄断与创新、政府与市场等争议,因此备受关注。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移动总部还在和腾讯等公司进行磋商,尚没有达成一致,目前对微信用户的正常使用也不会有影响。
须再商榷
如何降低成本取代收费
腾讯会为这笔成本买单吗?从目前看,腾讯并没有松口。从现实看,腾讯微信自身商业化还没有展开,也没有收到一分钱,先掏一大笔腰包显然不愿意。腾讯昨日表示,正在加大努力,与运营商一起解决运营商反映最大的信令问题。腾讯向记者透露,已经采取大量措施减轻信令负担,比如压缩朋友圈照片等等,可实质性地降低成本。
这也拨动了其他OTT企业的紧张神经。有企业人士对记者说:如果收费,其他OTT企业就更难幸免了。他说,现在应该还处于僵局,如果直接转嫁成本给用户,显然行不通;如果直接向企业收取呢,都还没有赚钱,怎么肯给?大部分OTT企业,除了腾讯外,都是规模不大的创业型企业,目前也很难付得起这个成本。
预计微信、米聊、YY等在即时通信和数据语音领域占领先机的公司,还将进一步侵吞几大运营商的语音和短信业务。在基础通信领域具备垄断优势的运营商,或许可以通过向虚拟运营商收取租金和接入费用来弥补部分损失。微信平台商的一家服务商30氪创始人刘成城认为,最大可能是微信和运营商私下达成一个长期协议,腾讯以分成形式向运营商缴纳“过路费”。
有运营商内部人士说,如同QQ一样,基础服务免费提供,但QQ游戏收入每年高达数百亿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免费模式中的每个用户其实都有价值,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增值服务来实现收费和继续发展。
“微信收费”事态进展:
源起:中移动公开批腾讯
2012年12月,中国移动总裁在广东互联网大会上称,腾讯QQ占用运营商信令资源非常大,中国移动和腾讯相互之间应该有沟通,全世界运营商网络被即时通讯系统干扰,甚至出现大规模阻断案例也不少。
发酵:运营商指微信“威胁”
2013年3月14日,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称,粗略估计,若使用腾讯微信,1000个短信所占用流量,价值只有几元钱,因此,传统业务价值下降,不单是中国移动,其他同行也面对同样的问题。3月20日,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称微信有一定替代,但未对中国电信产生大影响。3月27日,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说,微信等APP应用不会一直免费下去。
升温:收费争论越闹越大
一边是收费迹象越来越明显。3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党组书记苗圩对媒体透露,微信有收费可能,但不会大幅度收费。今年3月开始,中国联通对终端用户提供的定制化查询服务中,将用户上网类型定义为“计费流量”和“微信”两类。
另一边是腾讯不断否认。4月1日,在“2013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马化腾回应微信滥用信令时表示,运营商统计错了,不会对用户收费。4月5日,腾讯微信团队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微信×分/条”、“费用包月可用Q币支付”、“收费但转发该信息可免费”等三种传言均为谣言,并未明确表示不收费。4月7日,腾讯总裁刘炽平出席“2013博鳌亚洲论坛”时指出,用户在流量上已经付了基础的费用了,“微信不应该也不会针对用户收费”。
链接: 腾讯股价一月之内跌12.6%
自从“运营商欲向微信收费”的讨论传开后,腾讯的股价一路重挫。3月11日,腾讯控股的股价经过一路上涨之后,达到了286港元的历史最高位。之后,三大运营商欲就微信向腾讯收费的消息传出后,腾讯的股价随之走低。4月5日,腾讯控股最低跌到237港元。半个多月时间,腾讯股价跌去49港元,跌幅达17%以上。
为了挽回微信收费传闻引起的股价低迷,腾讯连续三日回购股票,涉资总额3.7亿元。腾讯昨日收盘250.4港元,总计一月之内跌去12.6%。
第三只眼
治不思创新只想收费:
朝运营商的垄断动刀
此前,中移动原董事长王建宙表示,OTT提供商是否应分摊成本,目前是“世界性难题”。而难题何解?在意识到微信等OTT业务可能“革掉自己的命”后,几大运营商终于醒悟过来,集体起来要“讨个说法”。而他们最先想到的办法,很可能就是收费。
三亿微信用户,确实增加了网络服务的负荷。然而,用户并非免费使用服务,而是支付了不低的流量费。再对微信等应用收费,就好比上高速时已经交了一遍“过路费”,上路了又被告知还要再收道路“占用费”,属于明显的重复收费。
OTT收费,并不是什么世界性难题。因为国外类似微信的应用,基本没有收费的先例。其实,国外的运营商也面临成本压力,可能也想过收费。但要收费可能不容易:不仅面临法规的诸多限制,还担心因为同行竞争而失去用户。
靠着绝对优势地位,各大运营商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中国用户们享受着与价格很不对等的网络服务,有些人仍不满足,又把眼睛盯上了方兴未艾的微信。有说法称,“微信占用60%的信令资源,只带回来10%的流量”。奇怪的是,移动QQ也已使用多年,占用的信令资源并不比微信小,为何放过QQ而要对微信收费呢?恐怕还是因为微信威胁到了短信、彩信甚至语音通话等运营商的主要财源。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说,运营商应对微信等OTT服务竞争的方法有三种:下调资费,使OTT的使用变得麻烦而多余,让用户自动放弃;与OTT企业合作,创新管理模式;自己开发更好用的OTT。
真正的难题是企业如何不断创新,拿出真正好用又替消费者省钱的新产品。而要治运营商不思创新只想收费的懒惰和霸气,最好的办法就是朝运营商的垄断动动刀。
(新华社记者 白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