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金融板块"托底"去年业绩 多数公司增长难度大

2013年04月26日 10:04   来源:中国证券网   

  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压力下,2012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告别明显增长,但也未现大幅跳水,与2011年持平;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未失水准”的主要支柱在于金融类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在剔除金融类公司和“两桶油”业绩后,多数上市公司业绩呈下滑态势。

  整体业绩微增0.54%

  去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已现下滑势头,降幅1.5%。到三季度末,下滑幅度达到4%。当时,市场对上市公司业绩的悲观预期是,新一轮稳增长措施提振效果有待观察,总需求依旧低迷,经济回升乏力,上市公司全年业绩可能出现负增长。

  不过,随着目前上市公司全年业绩披露接近尾声,整体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已基本消除。截至4月25日,2285家上市公司已披露2012年年报,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2.98万亿元,增长8.02%,净利润合计约1.87万亿元,增长0.54%。目前,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已超九成,且大蓝筹年报基本披露完毕,因此2012全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同比持平的情况将得到保持。

  此外,数据还显示,去年四季度上司公司单季业绩环比降幅收窄。上市公司第四季度合计实现净利润4435.6亿元,环比下降约2%,相比三季度环比8.57%的降幅明显收窄。这其中可能包括四季度存在补贴、投资收益确认等因素。

  金融类企业成“支柱”

  不过,仔细分析,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未失水准”的主要支柱在于金融类公司,尤其是商业银行的整体业绩增长保持较高水平,好于预期,从而拉高了上市公司整体利润的水平。

  在2285家上市公司约1.87万亿的净利润中,来自金融业和“两桶油”的净利润合计1.23万亿,这部分公司的整体利润增幅为8.8%,其中,尤其是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润合计9984亿元,增速达17%。

  在剔除上市金融企业和中石油、中石化后,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仅为6372亿元,同比2011年的7105亿元,下滑10.3%。

  由此可见,2012年整体业绩的持平更多还是依靠商业银行的“提携”,由于上市银行业绩增速超出预期,使得整体业绩得以摆脱原来预期的明显“负增长”。但是,也应该看到,在终结了2010年超过30%的高增长后,2011年上市公司已经出现了整体业绩增速明显下滑的势头,降至增长一成左右。而延续此趋势,上市公司2012年业绩大幅增长不再,甚至非金融类公司整体出现一定的业绩下滑。

  多数公司持续增长难

  上述数据折射出2012年上市公司面临的经营压力,这一点在盈利公司规模上也可见一斑。多数公司保持盈利持续增长的难度正在加大。

  截至4月25日,2285家上市公司有2110家实现盈利,175家亏损,亏损面比例为7.66%,较上年同期有所扩大,也高于2010年的水平。

  2110家盈利的上市公司中,有1045家盈利实现增长,占比为49.5%,意味着半数实现盈利的公司的业绩实际出现下滑。与之对比,2011年时,上述2110家公司中有66.7%实现了盈利增长。可见,盈利增长企业比例在下滑。

  同时,2012年业绩同比增长的1045家盈利上市公司中,半数公司增幅在30%以下,增幅超过30%的半数公司中,195家增幅在100%以上,占比不到两成。

  另外,整体毛利率水平也出现探低。2285家公司中,非金融类公司的平均毛利率2012年为18.02%,较2011年下降0.84个百分点。进一步值得关注的是,仅有四成的上市公司销售毛利率实现了同比上升。

  业绩增长行业不足10个

  记者还注意到,2012年上市公司中能实现增长的行业数量也大幅减少,呈现增长的行业数不足10个,远逊于2011年水平。

  截至4月25日,23个申万行业大类中,9个行业2012年整体业绩同比出现上升,但是2011年业绩同比增长的行业达到了18个。

  去年,表现最佳的为公用事业行业,整体业绩同比增幅近90%。食品饮料、餐饮旅游、信息服务、房地产、金融、医药、家电等都保持了不同幅度的增长。但是也可以看到,有色金属、农林牧渔、商业贸易、建材等在2011年业绩增长超过20%的行业,去年却未能继续有好的表现,甚至,如有色等行业出现了明显下滑。困难最大的当属钢铁,2011年钢铁行业“垫底”的情况依然未有所改观,2012年行业整体亏损达到了64亿元。有色金属、化工、机械设备等行业业绩整体下降幅度都超过了20%。

  此外,2012年仅有7个行业的毛利率呈现增长,主要包括公用事业、食品饮料、家电、生物医药、商贸。餐饮、房地产等行业尽管整体利润同比攀升,但行业毛利率却有所下滑。其中,餐饮旅游业2012年整体毛利率为34.62%,下滑0.85个百分点;房地产对应为37.26%,下滑1.78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