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外市场频创新高,映衬出A股的越发落寞。周二道指及标普500指数双双破顶,道指首次收于15000点以上。反观A股市场,沪指自1949点算起仅有15%的涨幅,目前还在自2444点以来的下降通道中挣扎,蓝筹们一蹶不振,成长股则扮演着市场的主角。如果单以创业板指数和中小板指数来看,自去年12月低点以来的涨幅分别为67%和33%,可以跟上全球市场的步伐;但若以上证综指或者沪深300指数来衡量,则A股的表现可算垫底了。
这种剧烈的分化实际反映了中国经济的现状,一方面传统行业产能压力积重难去,四万亿后遗症持续发酵,经济徘徊于弱复苏与衰退之间;另一方面A股市场较之债券市场和场外衍生品市场依然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冷板凳选手,并无吸引大量资金持续进入的预期收益率。在这种困境下,传统行业居多的沪指和代表蓝筹的沪深300指数陷于困顿,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区间内震荡。
最近几日将公布4月经济数据,先行公布的出口数据虽有超预期,但也难以提振市场。海关总署 8日发布数据,4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3559.6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15.7%。其中出口1870.6亿美元、进口1689亿美元,分别增长14.7%和16.8%。当月贸易顺差181.6亿美元,收窄1.7%。今年1月至4月,中国累计进出口13307.5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14%。其中出口6958.7亿美元,增长17.4%;进口6348.8亿美元,增长10.6%,贸易顺差累计609.9亿美元。出口数据超过市场预期,但存疑者不少,疑虑集中在对欧美出口的下降和对香港出口的居高不下。分地区来看,1-4月对香港与东盟的出口数据维持高增长,分别是60%和30%;而对发达经济体和亚洲以外的新兴经济体出口却令人失望,大部分是个位数增长,未来出口数据能否持续超预期值得怀疑。此外,自2月份以来,人民币单边升值趋势下,跨境套利资金流入,热钱通过虚假贸易牟利。4月全球主要国家PMI指数都有所放缓,外围经济对中国5月以及之后的外贸数据产生一定压力。
总的来看,市场更为关注4月的CPI和PPI数据,根据商务部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的监测,CPI可能小幅反弹,PPI则将继续走低。4月份出现环比上涨的种类是粮食和蔬菜价格。其中,粮食价格涨幅与上月基本持平,蔬菜价格环比回升幅度较大。工业品价格继续因需求不振而低迷,PPI还有延续1月以来持续下行的风险,而从PPI传导至CPI会以何种程度体现还有待观察。综合来看,货币宽松的条件正在成熟,只是短期内实现的可能性较小。
市场对宏观经济的认识正在转变,“经济不温不火,政策不紧不松,改革长多短空”逐渐成为主流认识,传统型行业缺乏系统性的机会。在市场存量资金有限,增量资金遥遥无期的背景下,中小市值的成长股炒作成为比较现实的选择,更不用说其间蕴藏的“中国梦”期许。成长股一直被认为存在泡沫,但根据金融市场运行的经验,从意识到泡沫至泡沫的破灭,所经历的时间往往长到超出想象。在IPO重启之前,小盘股成长股的溢价有望延续,虽然风险正在不断累积。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9号公布的经济数据将在短期左右大盘的运行。如果数据能有超预期表现,将给存在反弹需要又受制于经济基本面的周期板块一定机会;如果显示经济继续不温不火,即没有积极迹象,也不足以差到触动政府容忍的下限,从而出现宽松政策预期,那么成长股和概念股仍将是市场的主角,周期股和大盘会继续上演鸡肋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