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银行理财产品整体发行量下滑 半年期以上产品少见

2013年05月17日 09:15   来源:燕赵晚报   袁文波

    今年3月25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会2013年8号文),目前,8号文下达已快两月,其

    效应明显。除了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下滑外,理财产品发行更趋向短期化,其中1至3个月理财产品成为主流。              

    理财产品发行量下滑

    银率网数据库统计显示,4月份(统计时间2013年3月29日至2013年4月28日)各商业银行共发行2439款理财产品,环比下降12.8%,其中2013年4月各商业银行共发行人民币产品2294款,环比下降12.5%。4月份仅一个月以内期限理财产品发行量小幅上升,其余各期限类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数据显示,2013年4月15日当日在售的理财产品达508款,而5月15日当日在售的理财产品减少到343款。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下滑呢?华泰证券兰州酒泉路营业部投资顾问金鑫告诉记者,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主要依托银行资金池理财。所谓银行资金池理财产品,是指银行将募集的客户理财资金汇集起来形成一个大的资金“池子”,并用这些资金统一运作的理财产品。银行资金池理财产品在发行时往往仅对资金投向做大致的说明,对具体投资品种、投资比例、风险情况、存续期盈亏状况等信息披露不足,使投资者对所投资产品缺乏充分的了解。对此,央行发布的报告表示,“银行资金池理财产品存在不单独核算投资收益、期限错配、资产和负债双重表外化、信息不透明、权责不明确(尤其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等潜在风险。”

    为规避因银行理财产品信息不透明而引发的流动性风险,今年3月25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对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行为进行了约束,在要求资金来源一一对应之外,还提出了限额管理的原则。金鑫认为,严控风险的结果必然就是产品数量的下降,非保本的理财产品少发或者不发。目前的这种情况,是对政策解读反应,而且效果比较明显,这至少说明,政策的执行力度还是不错的。

    长期产品踪迹罕见

    黄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经常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最近她想购买投资期限较长的产品,可是跑了不少银行,发现银行力推的是短期理财产品,而此前发行一直火热的长期理财产品却很少,基本成了“陪衬品”。同样,在保险公司工作的刘先生表示,单位附近一家银行半月之前还有多款半年期以上的理财产品,现在理财产品30天到90天之间的成了“主流”。

    据不完全统计,兰州当地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兰州银行等多家银行5月16日当日在售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超过50款,产品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寥寥无几,投资期限在半年的也不多,而多数产品投资期限则为30到90天,从类型看,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进一步上升,从收益看,收益多在4%左右,超过5%的不多见,不少类型产品收益同比有所下滑。同时有统计数字显示,5月上旬银行理财产品发行841只,半年期以内理财产品收益率上限为4.06%—4.25%,而2—3月的时候同一款期限的产品收益率还能达到4.6%—4.8%。说到收益率下降的问题,金鑫认为,除了监管力度加强,压缩一部分利润空间外,此外还有商业银行私人有效贷款需求不足、存贷比要求放松银行降低利息吸引贷款、今年银行业盈利增长能力大幅下降等原因。

    那么投资者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金鑫提醒广大消费者,银行理财产品,从收益预期上看,分为保本和非保本,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从投资期限上看,投资期限涉及到资金流动性的问题,通常而言,理财产品的期限越长,收益越高。市民选择之前要平衡一下收益和流动性。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不等于实际收益率,要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力的产品,要仔细分析产品收益类型。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