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后悔,当时只听工作人员介绍感觉产品收益很高,没仔细看看产品说明书,原以为购买了有稳定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没想到竟惹出一堆麻烦。”市民刘女士既气愤又后悔。
据了解,2010年1月份,刘女士到某国有银行办理定存业务,当时在旁的一工作人员过来与其搭讪,并给她介绍了一款高收益保险产品。工作人员承诺该产品年分红预期收益率5%、随用随取、10年后利息可翻番。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刘女士心动不已,并未多加考虑就签了合同,每年交2万元,现在已经连续交了3年,但前段时间她急需用钱去咨询却发现现在支取需交20%违约金,而且分红也是逐年递减的,算下来与当初工作人员承诺的5%的收益率相差甚远。
专家释疑
很多购买了银保产品的市民都认为,自己所买的产品和保险销售人员介绍的一样“本金有保障、期限不长、预期收益率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但却不知道通常在银行销售的银保产品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而非像一些工作人员介绍的那样随用随取,在合同未到期时提前支取即为退保,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承担损失的。
相关链接
谨防存单变保单
首季银保产品投诉253件
据《法制晚报》报道,5月下旬,北京保监局公布了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简称银保产品)销售误导投诉情况,今年前3个月,投诉产品中以分红险最多,占比达六成。报道中介绍,银保产品主要包括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等,其中分红险在银保销售中占比最大,而接到的投诉量也最大,占整个投诉量的六成。
由于银保产品套用银行存款、存期等概念,所以销售误导主要表现为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混淆保险产品与储蓄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其次是夸大保险合同收益,隐瞒与合同有关的重要事项等。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