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打扫干净,才能重新住人。”
这是业内对IPO重启前,监管层密集处罚数起IPO造假案件稽查结果的评价。5月31日,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对广东新大地和山西天能科技在IPO过程中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天能科技、新大地及相关中介机构被认定为违法违规,均源于《每日经济新闻》2012年3月20日《天能科技:预披露新政第一股 阳光下的造假黑幕》、2012年6月28日《新大地涉嫌造假上市 创业板首例》这两篇经过深入实地调查、暗访后的揭露性报道。
2008年至今,中国资本市场出现4起已经证监会审核通过,但最终因媒体的质疑报道而取消上市的IPO事件,《每日经济新闻》的质疑报道有3起,它们分别是2008年的立立电子案、2010年的胜景山河案、2012年的新大地案。媒体揭露天能科技造假的报道,直接导致天能科技提前终止IPO申请,也直接导致监管层对天能科技展开调查,天能科技为此成为国内首家因财务造假,在IPO申报阶段撤回材料仍被证监会处罚的未上市公司。
造假上市,已成为危害整个资本市场健康的毒瘤,也是A股市场“跌冠全球”的罪魁祸首,一家企业造假上市,成千上万投资者的财富都被吞噬,这背后是更多的家庭财富受到侵害。有良知的人,一旦发现造假行为,都应举报和公开,正是权威媒体的正义行为,避免了更多的绿大地和万福生科。
1
立立电子 资本腾挪遭曝光
2008年6月,《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宁波立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立立电子)在上市过程中,公司高管涉嫌掏空浙大海纳的内幕。在此前的2008年3月5日,立立电子首发申请过会,预计7月8日挂牌上市。
立立电子主要业务为硅单晶锭、硅抛光片、硅外延片等的制造和销售。回顾立立电子事件,《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的核心主要是该公司的资产腾挪和同一优质资产的二次上市。
立立电子与江作良(离职前为易方达基金副总裁兼投资总监)等人的紧密关系,引发了公众对该公司的“资本腾挪”及其幕后推手的强烈好奇。在梳理大量公开信息并经过连日深入调查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立立电子该次上市的核心资产,就是硅抛光片和硅外延片,主要生产6英寸的硅抛光片,而这一项目在多年前就属于上市公司———浙大海纳。此外,立立电子上市资产的核心部分和主要的盈利部分均是来自于浙大海纳,而且就是1999年浙大海纳IPO时募集资金投向的项目,与这块资产同时转移到立立电子的,还包括浙大海纳的主要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和部分中层骨干,而且这些人员在立立电子都持有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对立立电子报道后,在资本市场引起重大反响,由此立立电子挂牌上市计划被迫退出,证监会由此展开调查。2009年4月3日,证监会发审委否定了宁波立立电子的首发申请,撤销立立电子公开发行股票的核准决定,这是证监会首次做出发行撤销决定。
著名财经人士叶檀曾评论称,立立电子被否是证监会顺应市场、顺应民意的举动,值得肯定。立立电子首发二次被否,表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已经开始,不排除证监会正是按照新的标准在衡量立立电子的IPO项目。
在2012年2月新股发行改革中,IPO预披露新规2月1日起实施,企业申请IPO的招股书预披露时间将由原来的发审会前5天提前至发审会前30天。
立立电子最终未能上市,成为国内实施新股审核制度以来,第一例已过会但未能上市的IPO事件。这组报道也成为国内媒体IPO监督报道的开山力作。
2
胜景山河挂牌前被叫停
2010年12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重磅推出《胜景山河IPO 酿造弥天大谎》系列调查报道。回顾本组报道,当年12月初《每日经济新闻》多名记者历时10余天的艰苦调查,对胜景山河工厂实地及岳阳、长沙、上海、苏州和成都5大市场进行地毯式调查,掌握了“胜景山河主营的黄酒产品难觅踪迹、招股书披露不实、涉嫌虚增销售收入”等一系列有力证据,而连续两天的系列报道一经问世,立即引起业内各方的高度关注。
在报道推出的当天,证券监管层已明确表示介入调查,而当日下午胜景山河董事长还发布澄清公告,坚称胜景山河17日上市计划不变,而胜景山河的上市酒会当晚也在的深圳圣廷苑酒店如期举行。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当酒会开始时,胜景山河公司负责人却已紧急赶往北京,接受证监会的询问。
2012年12月17日早上8时,深交所网站仍显示胜景山河当日正常挂牌。9时,离该公司挂牌不到半小时,深交所网站突然发布公告称:胜景山河暂缓上市。
上市当日中止上市,此后胜景山河二次过会也未能通过审核。胜景山河事件被评为2010年经济界十大标志性事件之一。《每日经济新闻》这组报道促使社会反思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证券监管及发行制度的相关改革由此发端。
后记
从2008年开始,《每日经济新闻》IPO监督报道成功揭露了4家造假企业的上市之路,每当上述报道出炉后,资本市场各方参与者也无不对《每日经济新闻》充满由衷的敬意以及感概,“又是《每日经济新闻》”“又是一次让中介机构等脸红的报道”等类似词汇成了广大投资者评论最多的内容,甚至被誉为“民间发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