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河北钢铁赤裸裸利益输送 国资流失谁来管?

2013年06月05日 13:4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文/邹光祥

    “5年获利超过3.5亿元”,最近媒体报道的河北斯利矿业背靠河北钢铁(000709.SZ)的“无本”生意撕裂公众神经。

    斯利还是私利?国企利益输送的隐秘链条被曝光。据媒体报道,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义芳纵容其胞弟王义平利用国有企业土地、水电及矿产资源获利,将高品位的铁矿石当成废石拉走,然后再高价卖给河北钢铁和其它买主,从而牟取巨额暴利。

    最近几年,钢铁行业因其成本高企和产能过剩导致全行业微利乃至亏损。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纳入考核的80家大中型钢企实现销售收入3.4万亿元,但整体利润不到15亿元,几乎零利润率将整个行业拉入谷底。但名不见经传的河北斯利矿业却赚得盆满钵满,每年利润高达7500万元。

    工商资料显示,河北斯利矿业于2008年5月成立,由自然人王义平、王云海、何军各自出资700万元(合计出资2100万元)联合创立,性质为私企,生产厂址在河北矿业庙沟铁矿场区内。

    可以看出,斯利矿业从一开始就精心布局,其目的就是利用河北钢铁的产业链上游需求大做文章,试图通过成立体外公司来完成国有资产的转移。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王义芳在2005年12月起担任当时唐钢的总经理、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而到2008年7月,也就是庙沟铁矿和斯利矿业的合作开始刚刚一个月,王义芳更被任命为河北钢铁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显然,斯利矿业的成立可谓有备而来。

    斯利矿业与河北钢铁的交易是赤裸裸的,并没有丝毫的避嫌。按照一般的逻辑常识,王义平不应该出现在斯利矿业的股东名单中,其更应该躲在幕后操控。但正是这种毫无顾忌暴露了其腐败的特点:肆无忌惮、名目张胆和贪得无厌。

    从目前揭露或查处的国企“窝案”、“个案”看,国企高管的腐败比政府官员的腐败还要严重,无论是涉案金额还是腐败手段。把公款“经营”到自己手里,既减少风险又体现了“专业水平”。

    受贿,这是官员以权谋私的做法,放到企业层面,多少显得不那么专业,毕竟,用经营的手段把公款变成自己口袋里的钱,体现的也是一种“专业水平”。

    河北钢铁赤裸裸的利益输送触目惊心。它表明,国有企业的腐败也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领域。一些国企领导已经不满足于多吃多占之类的违反财经纪律的做法,而是通过亲属等设立体外公司,与国有企业从事“无本万利”的生意。或者通过员工持股公司,把国企与员工持股公司捆绑成左兜右兜,然后将本属于全民的国企利益输送到员工持股公司,最终进入个人腰包,使国企领导和员工率先分享“财产性收入”。国企员工不仅在位时要享有财产性收入,退休也要享有,甚至子女和亲属还要接着享有。

    国企腐败大多通过商业交易形式出现,其特点隐蔽而复杂。以河北钢铁为例,国企高管中的腐败分子利用职务之便,滥用权力,对国有资产为所欲为,通过非法侵占、变卖,或者以“合法”的商业形式,实现利益的转移,使得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既打苍蝇,又打老虎。查出国有企业里的蛀虫刻不容缓。(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郑海斌)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