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上,档期排定“唯好莱坞大片独尊”。
好莱坞大片不确定档期,国产大片很为难;国产大片不确定档期,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很为难。链条上越居于后位的,其生存哲学越依赖于“躲来让去”,越不得不在别人的夹缝中生存。说谁的“闪展腾挪”功夫好,谁就可以取得更高票房,也不为过。
但是,由于国产电影今年上半年创造了票房神话,国产电影业界一时扬眉吐气,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豪言壮语,“好莱坞电影上档也要规避国产电影”就是其中之一。
好莱坞电影和国产电影,到底谁怕谁
对以往的中国电影观众而言,在每个月的月末可以得知下个月的排片表,即哪几天上映哪些中外影片,但如果希望在本月初得知下个月甚至下下个月影院的排片表,尤其是一些好莱坞大片或者国产大片的上档日期,除非大片启动宣传,自动昭告天下,否则这就是商业机密,即使已经公布也还可以临时修改。国产电影尤其中小成本电影只能看着大片抢先确定最有利的上映时间,然后“捡漏”。
国产电影的这种尴尬状况在今年上半年有所改观,国产片不断放出票房卫星:《人再囧途之泰囧》总票房逾12.66亿元,《西游降魔篇》12.45亿元,《北京遇上西雅图》5.2亿元,《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超7亿元,《中国合伙人》破4亿元……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全国电影票房超过81亿元,同比增长39%,超过去年上半年的票房总和。尤其令人兴奋的是,81亿元票房中,国产片市场份额达63%,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仅为34%。
“国产片现在确实有了与好莱坞电影竞争的自信心。几年来,中国电影人慢慢地不再惧怕好莱坞,甚至已经有导演放言国产片可以与好莱坞竞争。”影评人韩浩月说。放出如此豪言的导演有两位,一位是《画皮2》导演乌尔善,《画皮2》去年暑期档上映,票房超过7亿元,另一位是《人再囧途之泰囧》导演徐峥。两人都出生于1972年。
“国产片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思路,从过去单纯模仿好莱坞,无头绪地创作和营销,到现在形成成熟的创作思想,找到适合的表现形式,进行相对成熟的营销,可以说,中国电影的质量确实有所提高,中国电影人已经做了与好莱坞竞争的很好的铺垫。”韩浩月说。他认为,一方面,中国电影观众对本土电影的支持功不可没,《人再囧途之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等影片具有浓重的本土色彩,与国人血肉相连、情感相通,容易引发观众共鸣;另一方面,国人对简单复制个人英雄主义和大肆呈现动作枪战暴烈场面的好莱坞大片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开始向电影内容、质量回归,也促使好莱坞不断在影片中增加中国演员、中国景观等元素,以达到进入中国市场、提升中国市场票房的目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韩浩月说。
暑期档成中外电影必争档期
“当《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样彰显本土化影片魅力的国产电影势头强劲的时候,好莱坞电影也许有过避让国产片的苗头;但是,暑期档来了,这是典型的爆米花电影的黄金档期,多年来都是好莱坞电影的天下。今年暑期档的情势,还取决于国产电影究竟有多好的品质和多大的‘话题性’。”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刘藩预言。
在刘藩眼里,去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就像NBA的一场篮球赛,前三节也就是前三季度,国产片一直很弱,被好莱坞大片“压着打”,直到第四季度,《十二生肖》、《人再囧途之泰囧》等异军突起,才最后取得全年国产片占48%的票房比例。“去年六七月份时,国产片形势不好,中国影人在暑期档之初做了一些工作,才创造了《画皮2》在一两个月里‘一家独大’,票房超过7亿元的奇迹,给国产电影打了强心针。今年的形势与去年截然不同,摆在国家有关部门面前的课题,是如何延续国产片的良好势头。”刘藩指出。
他认为,虽然今年下半年9月和11月的电影市场可能相对平淡,但10月国庆档和年底的贺岁档传统上都是国产片强档,所以,今年暑期档就成为国产片和好莱坞大片票房的必争之地,到底本年度谁的票房能超过半数,就看暑期档的表现。
根据《东方早报》和《重庆晨报》刊登的暑期档好莱坞引进大片和国产大片的简略排片表,刘藩分析认为,《天机·富春山居图》是大制作,不管口碑如何,票房不会太难看;《小时代》作为排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之后的又一部青春片,加上同名文学作品曾经位列文学畅销书榜首,应有说得过去的票房;《不二神探》、《盲探》作为警匪片,在类型上有一定优势;《天台》等也有一定实力。但是,刘藩认为,这些国产影片能否像《人再囧途之泰囧》、《画皮2》那样以黑马之姿取得超高票房,却不可预期。“只有这样异军突起的‘话题性’国产影片出现,才能顶住好莱坞的冲击。因为《侏罗纪公园4》、《超人:钢铁之躯》、《惊天危机》、《速度与激情6》等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斩获三五亿元人民币票房都属正常,如果没有实力突出的国产片,恐怕抗衡不了。”他说。
国产电影依然应该坚持“错位竞争”策略
业内专家一致认为,虽然今年到目前为止的国产电影票房与去年相比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不能盲目乐观。“中国电影人依然在探索提升国产片市场份额的经验。”刘藩强调。大家普遍认为,其实今年好莱坞电影的票房与往年类似,只是今年国产片票房大卖,显得好莱坞电影被“压制”,而国产片目前比较成功的类型只局限于喜剧和爱情,其他类型片还没有形成气候。
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认为,中国电影人一方面应该感到欣慰,“现在,好莱坞大片轻而易举就能一统天下的情况过去了。但是好莱坞大片有自己的品质保证,还会给国产片带来压力。我们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的策略。”
“在档期安排的策略上,我们还是不能出现大的失误。”刘藩创造性地提出了“错位竞争”一词,认为数年内我们还是应该尽量避免中外影片在同一个档期短兵相接、血肉横飞,造成国产电影铩羽而归的局面。“每年我们都必须引进六七十部外国电影,包括大片和批片,但什么时间上档还需要我们统筹安排。通过错位竞争,避免中外强片正面冲撞,以统筹安排合理弥补市场失灵、无序竞争的不足,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