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末,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曾预言,传统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的恐龙。近日在上海举办的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上,互联网金融的议题更是引发了与会人士热议。
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产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将加快催化传统金融产业更新升级。进一步预测,21世纪将是互联网金融的天下。因此,尽早规划,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制,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金融从业人士面临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金融服务的核心技术在于数据处理。虽然金融机构是引导社会资金配置的中介,但其日常业务经营主要围绕客户数据处理而展开。以信贷业务为例,放贷前提是基于借款人财务数据的综合分析。其中的数据,除了借款人的经营财务数据,还包括借款人银行存款数据、历史还款等信用记录数据。就商业银行来说,其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评价,几乎完全依赖于相关数据库之间的计量。证券业、保险业也不例外,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处理,也构成了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数据收集与处理,才是金融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金融将是数据处理技术与金融产业发展的一个完美结合点。互联网技术最大的一个优势在于极大地降低了数据收集处理的成本,同时减少了金融业发展所必需的物理与人工成本。据阿里巴巴负责人介绍,其网站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可能是股份制银行出现以来所有数据的总和。不仅如此,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交易的便捷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促成了网络金融的蓬勃发展。1995年10月,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 etwork Bank成立,标志着网络金融业务的真正诞生。此后,网络金融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始兴起,包括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期货、网上支付和网上结算等金融业务。
互联网金融将会彻底颠覆传统金融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和生存模式。从技术上分析,传统金融产业的业务完全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借鉴国外P2P公司发展的经验,我国网络贷款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2007年到2011年上半年期间,我国网络融资整体规模由2000万元升至60亿元。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网络支付交易规模惊人,据估计,2012年支付宝日交易金额超过45亿元,而支付宝的交易流程通常为7天左右,由此产生的沉淀资金高达300亿左右,完全可以媲美中等规模城市商业银行的沉淀资金量。由此可见,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产业发展的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因此,尽早规划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产业的颠覆性影响,以及对货币政策调控、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和路径,最最关键是要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和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制。正如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在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上一针见血指出:金融市场永远存在利润当期性和风险滞后性的错配,建立自我约束和风险控制机制是经营金融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