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汇金三度鏖战2000点 期指近万手空单紧急撤离

2013年06月18日 10:04   来源:西安晚报   

汇金三度鏖战2000点  期指近万手空单紧急撤离

漫画/唐志顺

  6月14日(上周五)晚间,光大银行、新华保险相继发布公告称:汇金分别增持两家公司股份,合计动用资金逾亿元。此外,市场还传闻汇金连续大手笔申购上证50ETF等指数基金。这已是汇金自2008年9月以来,第3次在沪指位于2000点上下时出手增持。

  记者注意到,嗅觉向来敏锐的股指期货投资者们,似乎早已闻出汇金增持气息,仅在6月14日当天,期指主力合约上空头减仓已近万手,可谓功成身退。

  汇金承诺未来6个月继续增持

  每到严重低迷时刻,A股投资者都会想到汇金公司,而作为股市“国家队”的汇金公司,在关键时刻的增持背景也颇值得玩味。

  汇金公司本次增持的背景是,在多重利空打击下,沪指自5月30日开始连续7日下跌,6月13日更暴跌2.83%,14日虽现反弹,但指数收于2163.85点,2100点仍不安全。

  记者对比了历次汇金增持时点,发现沪指2000点关口似乎是汇金设定的一道重要防线。

  2008年9月18日,汇金第一次出手增持,公告前一个交易日沪指报收于1895点,公布次日沪指暴涨,收于2075点;2012年10月10日,汇金再度出手增持,公布前一个交易日沪指报收于2086点。

  此次,汇金是第三度在沪指2000点附近出手增持。

  然而,记者注意到,汇金以往增持标的都是“老四股”,即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股份,此次增持标的同属金融股,但却是光大银行和新华保险。

  “虽然汇金增持金额有限,象征大于实际意义,但从‘国家队’增持时机来看,2000点、2100点无疑是极具参考价值的政策底。”深圳一位券商策略分析师如此对记者表示。

  在光大银行和新华保险的公告中,汇金均承诺未来6个月将继续增持。

  那么,此次汇金为何没有继续增持四大行股份?上述分析师的解读是:“汇金持股比例已极高。”

  两天50亿资金砸向三大ETF

  与此同时,市场还有传闻称,汇金此次多管齐下,申购了包括上证50ETF在内的多只指数基金。

  数据显示,上周仅有的两个交易日,华夏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华安上证180ETF和华夏沪深300ETF一起出现天量申购和成交,三大ETF两天合计资金净流入高达50亿元。

  特别是华安上证180ETF在上周五单日份额激增25.92亿份增幅达22.56%,而上交所上市的多只蓝筹ETF融资买入余额也在上周五创出新高。

  上周四,即节后首个交易日,大盘出现了大幅下跌,特别是蓝筹风格的沪深300指数跌幅达3.39%,上周五虽然大盘有所企稳,但金融股表现不佳使得沪深300指数仍表现低迷,仅上涨0.7%,而当日创业板指数大涨近4%。

  蓝筹股连续表现不佳反而引爆了资金抄底热情,华夏上证50ETF、华安上证180ETF和华夏沪深300ETF成为资金追逐的三大目标。其中华夏上证50ETF上周四单日净申购达8.69亿份,上周五再度出现5.47亿份净申购,两天净申购达14.16亿份,合计净流入资金规模24.41亿元,成为上周资金流入最多的ETF。

  华安上证180ETF紧随其后,上周四该ETF出现8.76亿份净申购,到了上周五,申购量急剧扩大,单日份额激增25.92亿份,总规模升至140.81亿份,单日份额增幅达22.56%,按照成交均价计算,华安上证180ETF两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达18.26亿元,仅次于华夏上证50ETF。

  今年才上市的华夏沪深300ETF也在上周出现了持续的资金流入,上周四和周五分别出现1.08亿份和1.75亿份净申购,按照成交均价计算,两天合计资金净流入6.89亿元。

  这样,上述3只蓝筹ETF两个交易日共出现资金净流入合计达49.56亿元,其中上周四资金流入22.21亿元,上周五流入27.35亿元。

  期指近万手空单撤离

  值得注意的是,嗅觉灵敏的股指期货空头在汇金增持消息公布前已大规模减仓。据来自中金所数据显示,在IF1306合约上,仅6月14日一天,光大期货席位就减空单2330手、中证期货席位减空单2113手、国泰君安席位减仓1727手,该合约空头持仓前20名在当日累计减空单9891手。

  分析人士认为,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证期货席位,可谓本轮下跌行情中的大空头,6月5日该席位持有10307手空单,排名第一,随后3个交易日两市暴跌。而6月14日中证期货所持空单已减至4431手,排名第4,在汇金增持消息公布前大减仓,可谓“胜利大逃亡”,如此精准操作,令人称奇。

  那么,期指主力合约大减仓,是否意味着一轮反弹行情拉开序幕呢?

  本报综合《每日经济新闻》《证券时报》等


(责任编辑:韦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