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短空”格局未变 反转并非易事

2013年06月22日 08:12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只有当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这句来自巴菲特的名言几经流传,似乎已经有使用泛滥之嫌。可是在目前这一时刻,这句话又朴素地指出了最近A股和全球市场下跌的真相。沉溺于流动性游戏的风险资产们,纷纷以狂奔之态夺路而逃,黄金下破1300美元,亚太、欧洲和美股大幅下跌。

  中国A股市场的情况有些特殊,与其说受外盘影响,倒不如说是来自货币当局乃至更高层的整顿决心超预期的震慑。市场流动性下降导致投资信心不足,资本溢价风险放大导致借贷能力下降。由于风险偏好的改变,“现金为王”成为更多人的选择,股市也应声下跌。

  6月20日资金价格疯狂飙升,隔夜回购利率盘中最高成交至30%,已经超出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水平。商业银行年中考核、外汇占款流入放缓、债市整顿规范,都与资金面紧绷不无关联。而6月20日之所以如此“疯狂”,缘于接连落空的货币宽松预期。在资金惯性紧张的6月下旬,央行却在周四发行了20亿央票,地量央票的发行是央行的公开表态,对寄望于央行无限制提供流动性的机构们来说,央行放其“自生自灭”的态度显然是打击巨大的。

  来自美联储的退出QE时间表也终于得到确认。问答环节伯南克称,若未来经济数据符合预期,将在年内减缓QE3购买量,并在明年上半年继续削减直至年中完全停止。另外,加息锚定的失业率目标有下调而无上调可能。这是美联储主席首次公开明确退出时间表,考虑到明年美国经济将没有“财政悬崖”的拖累,经济和就业将较今年改善更明显,因此下一届美联储或许比这一届更趋紧缩。从美国债收益率升至22个高点来看,市场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即将转向,无风险溢价率开始趋势性上升。至此,全球流动性盛宴已经基本结束,除非接下来美国经济数据恶化或者欧洲债务危机恶化。

  简单的说,中国和美国都将进入到一个流动性边际收紧的时期。所不同的是:美国居民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已经得到了修补,美联储宽松政策的结束是应时之举;而中国在金融危机时期,并没有让市场自行出清,全社会的债务率(杠杆率)持续攀升。特别是金融危机后,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引发的企业杠杆率持续上升,据GKDragonomics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债务率2012年为122%,创出近15年新高。偿债能力不足以及债务隐患正在逐步显现,也带来了流动性陷阱,社会融资总量的高速增长和实体经济的低迷完全不符。

  公开资料显示,自今年3月以来,管理层至少三次提及“货币存量”,且逐层逐步展开。6月19日政策释放出明确信号,新增信贷要用到效率高、国家政策扶持的领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而不是用于还旧债甚至是以钱炒钱。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逐步有序不停顿地推进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是政策继十天前在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之后,再次提出要“盘活存量”的概念。显然有关方面意识到,当务之急是通过改善资产负债表,抑制资产泡沫、控制金融风险,即“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回到股市上来,6月底资金面可能出现创纪录的紧张,对A股既有情绪面的影响,更会提高无风险收益率,对A股估值形成压力,而在弱市中这种影响会尤其明显。汇丰6月PMI初值的再度走低,可能提示经济继续下台阶的担忧。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利率向上、成长向下的局面,对市场形成重伤。

  短期来看,A股在周五出现了超跌反弹,但成交量并无明显放大,最终指数也未能收红,是一个明显的下跌中继反弹,大盘不存在就此反转的条件。

  如果以长远来看,无论是金融系统的调整,还是实体经济的调结构,都是长期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必做之事。但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任何变化都会有其代价,也往往是短空长多之事,目前我们经历的就是这样一个“短空”阶段。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