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浮动费率基金终于破冰,申报产品的基金公司也在产品类型和管理费收取的设计机制等方面,展开了实力和诚意的较量。但对于此种新模式基金的推出,市场及各基金公司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国泰基金公司投资总监黄炎认为,以前一刀切的管理费收取方式并不是正常的状态,浮动费率基金产品的推出是行业发展的必然和趋势。这种基金的推出实现了基金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共享,国泰基金公司日后也会考虑研发和推出该类基金。
但广州某基金公司人士则表示,浮动费率基金产品的实质性意义有限。他认为,按照目前浮动费率基金规定的管理费收取标准,市场下跌时对基民相对有利,但我国A股市场已经经历了5年的熊市,上涨空间可见,若未来市场出现上涨,基民要付出的管理费就要比之前多,这时候又会不会反过来怪成本高?因此,该类产品今后的发展还需要等待市场的检验。
同时,上海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代宏坤也认为,此类基金产品的推出并不会改变基金行业的生存状况,在今后的市场上也不会成为主流产品。
抢发浮动费率基金
2007年至今,公募基金屡战屡败,屡买屡套,连续6年仅为投资者赚得利润1290.797亿元,尽管如此,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却分毫不减,6年间累计收取管理费1770.72亿元,高出同期利润近500亿元。这使很多基金持有人产生怨言,并最终盯上了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要求公募基金实行浮动费率机制。
在今年新《基金法》实施之际,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初见成效,随着富国基金旗下的首只浮动费率基金的推出,基金公司纷纷试水浮动利率产品,华安、中欧、方正富邦、诺安等多家公司申报的浮动费率基金产品陆续得到中国证监会的募集批复。
需要注意的是,伴随市场震荡走低,不少权益类基金投资人在损失投资本金的同时还在支付着固定不变的管理费率,对于不论市场涨跌,基金管理费率“铁板一块”的质疑其实主要还是针对权益类基金。但首批推出浮动费率基金的公司,大多却将目标锁定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此举虽打破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固定管理费率的收取模式,但投资者仍然认为基金公司与基民利益捆绑的诚意不足。
而近期获批的中欧成长优选基金弥补了权益类浮动费率基金的缺口。其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95%,选择三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税后)作为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致力于为投资者赚取绝对收益。此外,该基金是发起式基金,在基金募集时,基金管理人的股东将运用其固有资金认购本基金份额的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的基金份额持有期限不低于三年,将管理人与基金投资人的利益保持一致。
发展前景存分歧
浮动管理费率本质上是对基金业绩表现的奖励或惩罚,是对现行固定管理费率的改革尝试,有助于促使基金管理人更好地为投资者服务。但这种收取管理费的新模式是否被业内认可,又能否在市场考验下被投资者接受呢?
富国基金董事长陈敏表示,投资者一直在呼吁公募基金推出浮动费率机制以保障投资人利益,证监会虽然目前并没有具体出台相关文件,但对多只浮动费率基金申请给予募集批复,也从一定程度上为此类产品打开了绿灯。今后浮动费率基金将成为市场推新的一种模式。
中欧基金人士接受《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采访时认为,在短期内,采用浮动管理费率的权益类基金可能并不会成为市场上争相效仿的主流模式。但从中长期来看,由于中国A股市场的波动性较大,权益类浮动费率基金有可能逐步展现其严格控制下行风险,致力于实现绝对收益的的特征,从而得到愈来愈多的投资人认可。
而市场上同时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出现。
上海某高级基金分析师对记者坦言:“即使是浮动费率的基金产品,也没有承诺保本,这种新模式基金的产生是顺应市场创新的一种尝试,预计与早前发起式基金类似,也会引起各公司一轮抢发热潮,但产品能不能收到认可和持续发展,还要看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否则一切都只是营销的噱头和卖点。”
广州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浮动费率基金产品的推出,为市场多增加了一种投资方式,也在一定意义上拉近了基金公司与普通基民之间的关系,但这类产品的实质性意义有限。
因为基民购买基金为的就是投资赚钱,但选择浮动费率基金是否就真能赚到钱,成本又能否真的降低,这些还都是未知数,此类基金也不会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该人士指出,公司目前不考虑推出浮动费率基金,因为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不一定市场已有热点就急于跟风,做好自己的本质和深度研究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新型产品或机制真的可以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当然最好,但市场上的热点太多,一味跟风是跟不过来的。(证券日报 隋文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