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中国商界女强人背后:吴亚军张欣等的财富人生

2013年06月26日 09:28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中国商界女强人背后故事

  编者按:

  她们是男性主导的商业世界中逆势崛起不可小觑的“她力量”;

  她们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矢志不渝的精神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她们强调坚韧与温婉的平衡、动与静的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平衡;

  她们以其独特的决策力、领导力和影响力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她们成功光环的背后,有着怎样励志感人的经历,中国企业家网曾推出“她力量”系列,今日再次整理出以飨读者,一起感受阳刚商界中“她力量”所散发出的人性光辉。

龙湖地产的董事长吴亚军(配图:中国企业家网)

  2012《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发布,重庆龙湖地产创办人吴亚军,以390.6亿元的财富再次卫冕中国大陆“女首富”。

  如果从1994年“下海”算起,吴亚军在17年里的财富积累速度相当惊人。然而,这个让许多男人自叹不如的地产“大姐大”,一直刻意保持低调,除非迫不得已,很少接受媒体采访。

  当然,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并非偶然,财富背后的“财富”更耐人寻味。

  据公开资料显示,吴亚军小时候生活的环境同多数同时代的人相似,住在县城一个大院中,10多户家庭共用一个厨房,生活并不富裕,也没有显赫的背景。她的父亲在供销社工作,母亲则是一位裁缝,经常在店里干活到很晚。

  中学时,吴亚军就读于一所重点中学。据她的高中班主任回忆,与很多女孩子不同,吴亚军很听话,很懂事,性格有点像男孩,而她当时的人生梦想是当居里夫人。她的文科成绩一直很优异,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高考填报志愿时,她觉得女孩子缺少逻辑思维,于是放弃了文科,选择理工。

  1980年吴亚军考入于西北工业大学,学的是导航工程专业,对鱼雷控制系统颇有研究。而她的丈夫蔡奎,当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的是通信专业,熟悉导弹制导,以致公司内部有开他们夫妻的玩笑说“一个指得准,一个炸得狠 ”。

  20岁大学毕业后,吴亚军被分到重庆前卫仪表厂做技术人员,一干便是4年。直到1988年,市场经济在渐行之中,人们开始有更多选择,吴亚军去了《中国市容报》做记者和编辑。该报主办单位是建设部城建司及重庆市建委。

  (责任编辑:DF101)

  

吴亚军

  也许是在媒体历练过的原因,吴亚军口才甚佳。在龙湖没有向全国扩张时,龙湖公司手册及墙壁上的“警言名句”,几乎皆出自她手。更为关键的是,基于报纸的行业特征,她逐渐熟悉房地产领域,并广泛积攒人脉,为进军地产奠定基础。

  直到1994年,她借助报社平台,成立了重庆佳辰经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正式“下海”经商,做建材生意。第二年公司的注册资本由200万增至1000万元,其中吴亚军和丈夫蔡奎再出资750万元,报社的股权相对稀释,几年后退出。

  短短一年时间,吴亚军和蔡奎就能再拿出750万元的真金百银,这部分资金从何而来,未见公开说明。有知情人回忆,蔡奎当时一直在深圳开电脑公司,拼装电脑后倒卖,从中获利颇丰。等吴亚军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两人才一起干。

  也正是在这一年,吴亚军正式涉足房地产。重庆佳辰经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一边增加注册资本,一边与一家隶属建设部和国家科委、名叫中建科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科”)的国有企业合资创建重庆中建科置业有限公司。

  不久,公司改名为重庆龙湖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吴亚军谋划的第一个项目,即1997年4月动土的龙湖花园南苑。这一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的住宅项目打了漂亮的一仗,项目品质、绿化及配套等均获好评,被评为重庆市“十佳住宅小区”第一名。

  此后,龙湖的地产事业蒸蒸日上,而中建科却开始分步退出,在多次转让之后,最终于2003年10月将所剩股份全部转让给吴亚军。对于来头不小的中建科为何一开始就出让股份,不少圈内人士在惊愕之余,大都对吴亚军的“借船出海术”叹为观止。

吴亚军

  “一个内功修炼不够的人,拿着一把宝剑,不但发挥不出效力,还有可能伤了自己。” 正所谓“十年磨一剑”,10年后的2005年龙湖才开始全国化发展,并于2009年11月1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011年3月2日,龙湖获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及穆迪首次评级,展望均为稳定,为目前中国民营房企最好水平。

  房地产是男人的江湖,但只有吴亚军这样的女人才能做出龙湖那样温馨细腻的产品。一个业界熟知老段子: 深圳万科高层林少洲参观龙湖地产的样板房,脱下皮鞋换上拖鞋进屋,当他出门再穿自己的皮鞋时,发现自己的皮鞋掉了个方向,起先是朝房间的。林少洲感叹道:龙湖地产这家企业很可怕。

  把“善待你一生”落实到每一个细微之处,是龙湖一直秉承的理念。而在龙湖公司内部,更是充满平等融洽气氛。平实谦和的她坚持刻意消除上司与下属的差别,让员工直呼其名,她的办公室只有十几平方米,里面设施也很普通。

  “我就是一个做事的人。” 吴亚军一直在这条路上,抵制很多诱惑,立足长远狂奔着,她的理想是打造像微软、苹果造福于股东、员工,也造福于人类那样伟大的企业。对于财富,吴亚军认为“那不过是纸上富贵”,对她并不重要。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48岁的吴亚军选择了引而不退。去年8月15日,吴亚军职去龙湖地产CEO,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和执行董事职务,将更专注于思考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她身上既有传统渝商的坚韧不拔、敢闯敢拼,又有胜人一筹的远见与大气,加上谦卑与严谨的女性特质,带给龙湖一个大气磅礴的格局。

  (责任编辑:DF101)

  

soho中国CEO张欣(资料图)

  

  “我什么运动都爱看,足球、网球最爱。要是我晚生30年,没准就当运动员了,也没准就去唱歌剧了,都超喜欢,可惜啊,我们当年没机会。”没成运动员,也没去唱歌,而是跟楼盘设计、销售数字打起交道,她就是那个搞建筑的大女人张欣。

  作为中国最富有的女人之一,从女工到剑桥大学硕士、从投资银行到房地产界女王,张欣的过去与现在颇具传奇,她的不达目的不罢休、从不允许自己失败,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商业世界中,凭着外柔内刚的真性情与独到的商业才智脱颖而出,成为众多闪光灯追逐的焦点。

  每个成就背后都有故事,对于那些成功人士我们总是很好奇他们的经历,尤其是那些靠自己一步步走上成功的人。“我是个不能允许自己失败的人”,回顾过去,无疑,张欣的奋斗史为许多人树立榜样。

  张欣并非豪门贵族出生,14岁就跟随母亲从北京移居香港。当时生活困难,于是在香港工厂流水线当起计时工,一过就是五年。这一段被张欣形容为没有思想的机械式生活,她的理想也极其简单,工资能从每月八九百元工资挣到1千元就满足。

  当真挣到超过1千时,张欣不满足了,她开始向往自己能去写字楼工作,当个小白领。为了这个目标,张欣选择了给自己充电,无论多么辛苦,每天下班她都风雨无阻地去读夜校。直到有一天,她终于走进了写字楼,成了一家贸易公司的秘书兼财务。

  “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上学,接受好的教育。”当有朋友对她说为什么不去读书,不管不顾的张欣带着5年打工攒下的3千英镑,一口炒菜锅,一本英汉字典,只身前往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学习经济学,随后又从剑桥大学获得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

张欣

  此后,张欣加盟华尔街,成为一名年轻的分析员,先后在投行高盛和旅行家集团任职。无数精英人士梦寐以求的工作高地,然而对张欣来讲,华尔街是她“人生中最丑陋的地方”。她不喜欢华尔街的“铜臭味”,满嘴粗话、嫌贫爱富、利润为王,全是颠倒的价值观。

  当时深受左翼知识分子影响、满怀共产主义情结的她,最高的理想是去世界银行这样的机构帮助第三世界国家。于是,她开始想着回国。时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和张欣在英国是同学,向她推荐了国内一家叫做“万通”的公司。

  “披荆斩棘,共赴未来”万通这一高昂的宣言让张欣激动不已,她很急切地想要跟这些人见面。在见面聚会上,张欣第一次认识了未来的丈夫、当时的万通经营者之一潘石屹。这位其貌不扬,身不高,体不壮,满口甘肃天水土音的男人,因为说话很有原创性,让张欣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我们都老大不小了,我那时候二十八九岁了,都不用像18岁那样,还得谈几年的恋爱。” 张欣与潘石屹恋爱四天,潘石屹就向张欣求婚。两人从相互认识到决定结婚,前后不过两星期。后来,两人共同创立SOHO中国。当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远远没有形成气候,敏锐的市场直觉创造了巨大的回报,也造就了富豪榜上长盛不衰的夫妻档。

  “我是一个没有任何女权意识的人”张欣曾对《中国企业家》说,“男人和女人就像一只鸟的一对翅膀,少了哪个都不行。” 事实的确如此,起码张欣身边所有的女朋友都无法想像,如果没有潘石屹,张欣会怎样。反之亦然。而共同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是做好“夫妻档”关键所在。

  “教育改变了我的命运。当我有机会帮助别人的时候最想做的是教育。” 如今,财富让她重拾梦想。过去的6年里,张欣夫妇一直在甘肃的乡村学校做慈善,让留守儿童看到教育可以改变命运的希望。

  “人需要理想主义,不能每天都生活在各种问题中。理想让我们看得远、飞得高。”张欣认为真正的幸福来自于人的内心,有永恒的追求,不受环境的影响,还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环境,给他人带来幸福,而幸福和成功并没有直接关系。

  (责任编辑:DF101)

  

富华国际集团主席陈丽华(资料图)

  坐拥财富340亿人民币,她曾多年蝉联中国大陆女首富;她投资数亿打造了一个中国规模最大的紫檀博物馆,填补了国内博物馆界的一项空白;她旗下赫赫有名的长安俱乐部吸引了大批富商巨贾,成为私人会所的领跑者;她就是富华国际董事局主席——陈丽华。

  被媒体追捧为“内地第一富婆”的陈丽华,幼年生活并不如意。因家境贫寒,读到高中便辍学,做起了家具修理生意。由于她颇具生意头脑、待人热诚,生意越做越大,很快她成立了自己的家具厂。后来,陈丽华在亲戚的帮助下,从北京来到香港,通过社会关系的帮助,从事地产投资。

  在香港陈丽华掘到了起家的第一桶金。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她用从事家具生意赚得的钱在比利华购置了12栋别墅,低价买进高价出手,这么几回合下来,陈丽华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创业资本。在1988年,在香港成立富华国际集团。

  1989年,她选择回到北京寻觅商机,第一个地产项目就是长安俱乐部。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顶级会所,吸引了大批知名人士和富商巨贾,包括李嘉诚、霍英东、郑裕彤等著名企业家都是其会员。当然,入会门槛不低,在创始之初的入会费就达9000美金。现如今,在京城,长安俱乐部仍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

陈丽华

  继长安俱乐部之后,陈丽华又陆续拿到了一系列令人艳羡的黄金地段,开展了包括房地产投资在内的多领域的实业投资。经过二十年的经营运作,富华集团在北京已建成使用和在建的地产投资项目达到150万平方米。

  “我不愿意做人上人,我也更不愿意做人看不起的人,我觉得自立,就是不管干什么,只要是正派的,按国法来说可以的,我们就去做,没有不成功的。酸甜苦辣什么都吃过,那时候什么叫苦,什么叫甜自己去选择。”

  说起往事,陈丽华并不认为是自己的什么先知先觉,她说做生意要有眼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自己的经商诀窍,其实很简单,就是“诚实、信用第一,真心实意地交朋友”。

  在投资地产大获成功后,花甲之年的陈丽华将公司交给儿子赵勇打理,转身开始“不计成本、无视回报”的投资紫檀。沿着长安街向东,在京通快速路中段的北侧,有一大片明清建筑群,这就是陈丽华投资两亿兴建的中国紫檀博物馆,里面收藏着数千件紫檀艺术品。

  “我现在是用地产上赚来的钱料理这个博物馆。人们都把财富和高科技相提并论,我倒以为我的这些宫廷工艺的紫檀丝毫不比外国的高科技逊色!”作为一个在颐和园长大的满族后裔,陈丽华从小就对紫檀有很深的情缘。在她看来,生平最大、最在意的“投资”就是对“活的国宝”这一传统文化技艺的拯救。

  (责任编辑:DF101)

  

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资料图)

  她在最传统的行业,白手起家,三次夺得胡润中国女首富榜桂冠,成为中国纸业的领军人物;她曾在全国“两会”期间,因“减轻富人税负”“放开二胎政策”的提案被指“只替自身利益说话”,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她曾卷入“血汗工厂”的口水仗中,面临创业以来前所未有的公关危机。

  她就是玖龙纸业掌门人张茵。圆脸,短发,个头不高,第一眼看上去,就像经常遇到的邻居大妈,挂着无拘无束的笑容,说话心直口快、干脆利落,热情中又透着几分憨厚。

  在男性主导的商业世界,她是一个技艺娴熟的聚财高手,演绎现实版的“点纸成金”,自信、果敢、执着是她的武器,专一是她成功的秘诀。而她背后的故事中蕴含的商业睿智与力量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张茵1957年出生于广东韶关,父母都是“南下”军队干部。因家境清贫,自小就要照顾七个弟妹,童年是在对粗茶淡饭的向往中度过。上世纪八十年代父母平反后,张茵终于有机会攻读她喜爱的财会专业,为她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在完成学业后,在工厂做过工业会计,并在一家香港贸易公司做包装纸的业务。

  1985年,28岁的张茵放弃了国内的工作,仅带了3万元人民币来到香港闯荡。由于国内的大部分高档纸的原料都需要进口的废纸和木浆,张茵在香港做起了废纸回收生意。香港人很喜欢这位跑码头收废纸的女孩,看到她就喊:“靓妹又来了?”她就遥遥地答应一声。

  “废纸就是森林,将来造纸业肯定要从资源造纸向再生纸发展。”张茵至今难忘把她领进这一行的一家内地造纸厂的厂长。如今张茵还会经常去看望他,而“废纸就是森林,废纸就是生命”也成为张茵的口头禅。

  在香港做了不到两年,张茵便开始在内地寻找造纸厂作为合作伙伴。6年之内成了香港最大的废纸出口商,掘到她人生的第一桶金,“靓妹”已成为“纸箱大王”。回忆起那段岁月,张茵说道:“香港从事废纸回收的虽然是些文化程度较低的人,但特别讲信义,与我特别投缘,再加上我坚持废纸的品质,又恰好赶上香港经济蓬勃时期,因此6年内我就完成了资本部分积累。”

张茵

  然而香港的废纸资源有限,张茵便把眼光锁定了美国市场。1990年2月,张茵夫妇便前往美国成立中南控股公司,进一步拓展废纸回收业务。10年后成为美国废纸回收大王。伴随玖龙纸业的蒸蒸日上,张茵也一跃成为了胡润富豪榜上的常客。

  中南以低廉的价格在美国收购废纸,再利用内地土地、能源、人力方面的优势,以低廉的成本生产出紧俏的纸制品。即把经营活动中产生核心能力的环节控制在企业内部,包括自建发电厂等基础设施,而将非核心战略性外包出去,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市场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和赢利水平,抢占先机,形成“超长”板让竞争对手也望尘莫及。这就是玖龙纸业的核心战略。

  “企业最关键的是要定好位,要专一。你做错一单生意没问题,但定错位就很麻烦。”上世纪80年代,做房地产、做金融股票都很赚钱,但张茵没有改行,而是专注做废纸回收和造纸业,一步一步造就了名符其实的“造纸女王”。

  谈起成功时,张茵总是淡淡一句:“是我运气好,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她说自己创业起步时,恰逢改革开放,到美国后又恰逢经济复苏繁荣期,废纸回收系统极为科学,加上经过在香港的发展,公司资金雄厚,起点高,靠着诚实守信的经营作风,从而快速发家。

  而性别在张茵看来,对成功并没有什么阻碍,虽然工作起来女性体力稍差一些,但在其他方面和男性没有任何区别。“只要有智慧,有进取心,有好的人品,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现代女性不能只依赖男人,如果一辈子都要一个人养你,说难听点就像保姆了。”张茵说,女人不可能永远都是鲜花,现代女性更需要有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爱好,不能只靠男性,男女要互动,女性要独立。

  (责任编辑:DF101)

  

俏江南董事长张兰(资料图)

  “我相信在未来一个十年,能够在全球起起落落的飞机里面,头等舱、商务舱都能见到俏江南的食品,能够在香榭里舍大街,在纽约,在伦敦,在巴黎,在东京,银座这种有影响力的地方,都能见到俏江南的品牌。”

  每年开100家分店,俏江南要做中餐中的LV,把俏江南发展为世界500强,一心想让世界各大城市都能看到俏江南,引领中华美食文化走向国际市场……发下如此的宏愿,便是国内餐饮巨头俏江南的掌舵人张兰。

  一头卷曲长发飘飘,说起话来语速极快,在记者面前张兰总是不掩饰、不做作,大方、随性、自然、不时也会俏皮一下。沮丧、失败不存在于她的人生字典里,亦不喜欢“女强人”的称号,而愿以乐观的“强女人”自居。

  若要在企业家、美食家、艺术家的三个选项中,她会毫不犹豫选择艺术家,“做商业需要理性,而艺术是自由的。”所以,她把餐饮当成艺术来经营,时尚、经典、品位,是她作为一名“商业艺术家”的特质;果断、同理、包容是她的管理风格。

  “很少往回看,后来媒体总问我,我才回头看一下。”已在餐饮行业打拼近20年的张兰,当年的创业故事也是一段艰苦岁月。用张兰自己的话说,做每一件事都不请别人算,做每件事也不请别人看风水,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

  张兰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7、8岁的时候随着父母下放到湖北的孝感。因为父母都是大右派,母亲每天都要挨斗,张兰很小就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过着“上房掏鸟蛋,夜里抓蛤蟆”的清苦生活。

  “我是一切机会都不放过的人,恢复高考的时候我参加高考。”循着那个时代惯常的生活模式,后来张兰跟随父母回到北京,上了大学。当年参加高考的时张兰还发着高烧,去医院打了一针青霉素,又过敏。“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就越幸福”,成长过程中坎坷造就了张兰坚韧不拔的性格。

  在北京工商大学毕业后,张兰很快成家生子,过着两点一线、单调而安逸的生活。后来,“商品经济”下出国大潮开始萌动。“我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带着这种思考,1989年张兰跟随舅舅去了加拿大,成了较早踏出了国门的那一拨人。

  “到那儿第一时间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就是什么时候攒够2万美金,什么时候就回国创业。”在加拿大,张兰曾把赚钱看作生活的唯一目标,这也使张兰获取了回国创业的第一桶金。

  “(加拿大)这是一个特别现实的社会,没有在中国有人情味,全靠独立,靠自己。” 对张兰来说,在加拿大不仅遇到了语言文化的不适应,也少了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人们各自奔忙,不讲究人情,招工时谁要的薪水低就雇佣谁。

张兰

  为了完成目标,在两年的时间里,张兰每天早起晚归,“不择手段”地做过各种杂工,在餐馆洗盘子,甚至扛过百斤重的猪肉,最多的时候一天打6份工。“其实信念不用太宏伟,信念很简单。当你坚定了一个信念的时候,你就朝着信念走,一定会实现,就是这样”。

  当赚够了两万美金时,张兰马上回国,选择了当时门槛较低,自己又熟悉的餐饮行业。当时张兰骑着自行车,顶着北风在北京城转了三天,在东四的街面上发现一张出租房屋的小纸条。于是有了1991年的“阿兰酒家”。很快,张兰又开烤鸭店、鱼翅海鲜大酒楼……

  之后,像很多到达这个阶段的人一样,张兰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定位: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 “我觉得我此生的至爱还是餐饮!”是她的结论。于是,张兰做了更大胆的举动,卖掉日赚50多万的海鲜大酒楼,将9年时间变现6000万现金,创立中餐品牌“俏江南”,专供当时空白的白领餐饮市场。

  当时不少人劝她,高档写字楼租金高,投资大,客源少,风险大。然而有着多年餐饮经验的张兰有自己的想法:白领消费者最具理性,如果这个地方确实符合他们的口味,他们会带朋友来。“俏江南不靠大肆的广告宣传,靠的是消费者的理性选择。”

  “俏江南”的创办,张兰觉得自己才称得上“从商”,真正成为一个企业家。之前打工也好,开餐馆也好,都是历练和积累。张兰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进国贸开首家店的不容易,开业后的4个月里,俏江南的收入不够支付租金和员工的工资,当很多人开始知道国贸有个别具一格的俏江南,俏江南就悄然火爆起来。

  如今,俏江南分店一家一家地开起来,成为一种民族品牌,又创办“兰会所”、SUBU新概念餐厅,张兰继续着自己的商业理想。打造国际级的餐饮企业,做一家有责任感的民族企业,张兰说,这是俏江南的“新十年资本梦”。

  一个女子,一家小餐馆,干成了国际连锁中餐品牌,她的秘诀是什么呢。张兰对此付之一笑:“看似复杂的事情其实原因往往简单。通向宏大梦想的路就是脚踏实地地工作。”

  “在企业里的时候,你要忘记你的性别,这是商场,商场不相信眼泪,所以你到商场的时候,就要有一种果断,有智慧;回到家里,你还把这种理性,这些做法带到家里去,你就是一个失败的女人。”她更喜欢称自己为乐观的“强女人”。

  (责任编辑:DF101)

  

 

  说起中国近几年大红大紫的的女导演,会想到李少红、胡玫、王潮歌等一串名字,但是要说既是女导演又兼具商界女强人气质的人物,估计能挂在嘴边的就王潮歌一个。

  自2003年印象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一炮打响之后,这种以山水为实景舞台的演出,就开始星火燎原。此后伴随着《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及《印象。大红袍》的相继推出,山水实景演出红遍大江南北,其缔造者及北京印象创新艺术収展有限公司及CEO王潮歌更加惹眼。

  为什么是更加惹眼?眼前这位穿衣风格鲜明,说话直白豪爽的文艺复古范女“青年”,被丢在人堆里,即使没有“铁三角”之一王潮歌的头衔,一样闪耀着特立独行的光芒。王潮歌有着双重身份,王导和王总。

  王导,王潮歌喜欢被人这样称呼。作为中国实景演出的开创者之一,她被评为中国当代最具创新意识的舞台剧导演。王潮歌在导演圈里出名较早,2000年她导演的CHIC大型服饰文化晚会《为你而生》及大型现代舞剧《乘愿再来》,在行业内引起不小的轰动。虽然自2003年印象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推出以后,王潮歌一直担任印象系列大型实景演出总导演,但王潮歌为更多的人所知道,源于2008年她成为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团队三大核心人物之一,自此,演艺界知道中国女导演中还有王潮歌这一号人物。

  “我从来没去过幕后,也没有让张艺谋一个人成为‘铁三角’的代言人。我和樊跃、张艺谋能组成一个很好的合作团队,是因为我们是三个惺惺相惜的人对彼此才华的倾慕,没有谁代言谁。”

  作为男性占主导的演艺界和商界,王潮歌从不缺乏自信。聪明、勤劳、善良,这是王潮歌给自己的评价。“我可以坚持在半个月内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能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好,《印象·刘三姐》前后修改了一百多次,这样的人没有理由生活的不好。”

王潮歌

  对于王潮歌的自信和强势,“铁三角”之一樊跃面对记者时调侃着说,“我们从来不会因为性别就让着她,不用让着她,她这么强的一个人,何必要让着她呢。能打的人,值得打的人,打的过瘾的人,也是在是太少了。跟潮歌在一起就是能打,而且打的比较过瘾,她不疼,我还难受。打疼了以后我就特别有成就感。”

  就是这样一位追求艺术创新,不相信艺术产业有所谓商业模式的新锐女导演,还同时扮演着商人的角色,作为北京印象创新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CEO.

  将王总这个称呼按在自己身上,王潮歌总是觉得别扭。“在公司里他们都称呼我王导,我是一个职业导演,兼职CEO。”王潮歌说。

  在王潮歌看来,在中国还没有把演出产业文化作出一个样子来的时候,公司对金钱和上市的追求的还不是首要任务。

  即使抱着这样纯粹的想法,印象系列演出及北京印象创新艺发展有限公司也挡不住投资者敏锐及精明的气息。印象创新艺发展有限公司成为除华谊之外,让投资者掏钱最爽快的公司。

  2005年IDG资本合伙创始人熊晓鸽应邀前往桂林观看“印象”演出后,于2006年就携手高盛与印象创新艺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首轮2500万美元的注资协议,随后海纳亚洲追加2500万美元投资。2010年印象创新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获云锋基金5000万美金融资。

  提到资本市场,王潮歌就觉得头大。在处理资本市场和文化产业上,王潮歌一直有一个困惑。“本市场和文化产业,这两个人要互相结婚,要生出一个好看的孩子来,两个人谈恋爱的时候,你情我愿这事儿完成了,但真要谈婚论嫁,房子啊、财力啊、分工啊,你干什么、我干什么,这个大家要从意识上,我觉得还是要特别多的磨合。比如说以前的资本市场去投传统的产业,包括投互联网,他们都非常清晰,甚至我觉得投资公司那种机构,他们去看那个案子挺简单的,就问你多少人,商业模式是什么,今年投入产出,一问大概齐就知道了。一问我们,他们就老挠头,他们其实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他们不希望听见创业者或是企业家谈自己的情感、谈人生的追求、谈道德的底线。”

  即使谈多了理想和人生,北京印象创新艺发展有限公司还是为投资者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印象系类演出的成功为投资者带来了高额的回报。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4月,《印象·刘三姐》演出总计办了超过2700场,观众三百多万人次,总票房超过6亿元人民币。《印象。刘三姐》之后的5部作品印象系座屏,累计观看人次超过千万。“印象系列”总投资不超过1亿,利润已接近10亿。

  不过,对于10亿这个数字来说,王潮歌更在乎的还是印象演出系类的边际效应。一台演出,不但为观众带了视觉享受及文化上的熏染,也改变了演出地方的面貌。印象演出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原来只有招待所、简易旅社的小镇,现在星级宾馆随处可见。而且,由于“印象系列”的演出团队大部分是当地农民,这些“演员”的收入和当地旅游经济一起提升了当地老百姓的收入。

  除了“王导”和“王总”这两个角色,王潮歌还为自己增加了一个身份,“潮妈”。现在的王潮歌还是一位10岁女孩的母亲。与天下所有母亲相同的是,王潮歌爱自己的孩子胜过爱一切,再忙再累也不愿意错过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不同的是这位妈妈温情中不可抵挡的时尚和强势。王潮歌自己透露,在家里,她专门有一个二十多平米的房间来放衣服,和和张艺谋在美国大都会导演多明戈主演的歌剧《秦始皇》时,她48天换了48身衣服,从来不带重样的。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