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里的妈妈》
“女之雅——60名女性书画家作品展”近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行。作为参展的唯一一位女雕塑家,廖慧兰的9件作品在上百件书画作品的辉映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参展作品中除了《过去·现在·未来》是大型群雕的铜质草图,其他皆为人物头像,每个人物脸部那充满个性的表情,纷纷诉说着丰富的人生经历,经久耐读。尤其是四件女性头像作品,刚健质朴,展现了廖慧兰作为客家籍女艺术家,对女性之美的独特解读和追求。
廖慧兰说,每个艺术家的审美观不同,她一直喜欢端庄、朴实、大方的女性形象,对一切纤弱或矫揉造作的媚态,都比较抗拒。在这些作品的背后,也往往蕴含着一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像她的近作《山坳里的妈妈》,那是廖惠兰回梅州时,朋友带她去了一趟山坳里的老家。路的尽头,两山夹峙之间,偶遇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的大儿子是傻子,娶了个哑巴媳妇,生了两个孙子。为了操持家里,老太太终日劳作,背已经驼得很厉害,一看就知道过得很艰辛,但老人家却很豁达很坚强。廖慧兰被打动了,于是拍下了几张照片,回来摸了几个月的泥巴,终于做成了这件作品。
她的另一件参展作品《博贺渔港女船长》也让人过目难忘。如今女船长已五十多岁了,作品表现的是她十九岁时的状态。当年,廖慧兰到她的渔船上体验生活,跟着她一起出海,看着她与风浪搏斗,年轻蓬勃的生命力给了廖慧兰非常深刻的印象。但因为接踵而至的“文革”,让廖慧兰无法将少女船长的形象呈现出来。直至几十年后,再次联系上,廖慧兰根据她现在的脸型、骨骼,糅合进回忆做出了这件作品。
可以说,人物是廖慧兰一生艺术追求的偏好。在美院读书时,每次去写生,她背回的都是厚厚一沓人物速写,鲜有风景作品。因为对立体性、有分量、有体积感人物的喜欢,学版画出身的她最终做起了雕塑,并且乐此不疲。到现在七十多岁,廖慧兰依然每天待在工作室里玩泥巴七八个小时。因为做雕塑而落下的腰病腿病,她也几乎没有时间去好好检查、治疗。即将在白云山落成的知青纪念碑式石雕,为了指导工人雕刻,她上木梯子需要两个人架着上去,还要有人在下面托着。她觉得现在最为迫切的是多做一些作品,把他们这一代人所特有的感受和激情尽可能地展现出来,为历史留底。明年,她准备在广州办一个个展。
廖慧兰说,少年时期,她对小说家能够将一个人的一生完整而深刻地表现出来深感佩服。而她的每一件人物雕塑作品,何尝不是一本小说,刻画着别人的故事和她对人生的真切感悟。
文、图/记者 江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