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券商身陷10亿元低劣骗局”,短短几个字,却如重磅炸弹般,引起市场一片哗然。近日,证监会匿名通报上海某券商因风险控制不严,接受虚假项目差点被骗的情况。虽然在最后关头银行发现问题,冻结资金,没有造成实际损失,但该消息还是在网上持续发酵,成为网上博主热议的话题。有博主认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监管,券商自己也应加强风险控制能力。
券商通道业务遭遇“滑铁卢”
近日,有消息称证监会在小范围内匿名通报“上海一券商资管陷10亿元低劣骗局”,关心资本市场的博友纷纷揣测是哪家券商。6月28日,证监会证实,上海确有一家证券公司卷入骗贷案,但仍未透露券商名字,而市场普遍将上述券商锁定为上海证券。
据媒体报道,上海证券可能涉嫌10亿元骗局,并传四名高管被带走调查。对此,上海证券方面表示,骗局确实是存在的,但是上海证券在其中的角色只是做通道业务,项目是由涉事银行主导的,差点被骗走的10亿元也是由银行提供的,上海证券自身没有承受任何损失。
但有博主表示:“通道业务其实就是一种银行曲线放贷。融资方不能通过银行贷款得到资金,转而采用银证合作,最终使融资方能得到需要的资金。”该博主进一步指出,“证监会通报10亿元骗局案件,意味着,一度爆发式增长 的 券 商 通 道 业 务 ,遭 遇 滑 铁卢。”
资管业务风险防控有待加强
博主“财富密钥”感叹:“只能说‘做局’的人厉害,把一家银行和一家券商玩于股掌。”他同时指出,高端的骗局核心就是“人性的贪婪”,可谓一针见血。
当 然 骗 局 都 是“ 姜 子 牙 钓鱼———愿者上钩。”如果涉事券商没有因贪婪而忽视风险控制,骗局恐难存在。针对10亿元骗局,监管部门要求券商必须加强风险控制,提高资产管理业务主动管理水平。
博主“憶-僮转”载文章称:“券商资产管理风险控制肯定是有问题的,而各级经办人都是有连带责任的。”还有博主表示,“风险控制做得太粗糙,项目介绍人和项目本身是假的都没发现,可见其并未开展尽职调查。”
博主“西安伢子_Mr马可”表示 :“ 通 道 业 务 的 利 润 最 多 不 过0.05%,换句话说,10亿元的项目到手不超过50万元。”如此微利,券商为何仍趋之若鹜?那是因为通道业务大概率不会出事,因为银行会首先审核项目,券商只是提供通道,有点坐着收钱的意思。券商的项目审核功课明显没有做足,难怪被骗。”
除了券商,涉事银行也难辞其咎。有博主表示,“券商固然在这 一 事 件 中 负 有 不 可 推 卸 的 责任,但如果没有银行对于资产‘出表’的强烈欲望,券商也几乎没有机会开展通道业务。”
期待“骗局”引领“变局”
“10亿元骗局”虽未得逞,却暴露出了券商过度追逐资产管理规模增长的弊端。博主“IPO观察微博会员”认为:“规模膨胀的资产管理通道业务,遭遇了一次信任危机。”欺诈案浮出水面无疑给正在迅速膨胀的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敲了警钟。
有博主表示,“重要的是监管部门主动公布这一案例的态度”,可能是监管层要整顿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信号。据了解,该事件发生之前,证监会、证券业协会联合组织了全国范围的资产管理业务大抽查。目前抽查还在继续,针对通道业务的风险控制是抽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有博主认为,此次抽查意味着今年券业资产管理业务将面临挤压风险的发展局面,以往资产管理规模高速增长的时代将结束。
“博友1029信风”表示:“管理层正在稽查灭火。”如果这10亿元骗局将引出券商资产管理业务 崭 新 的 变 局 ,倒 也 是“ 塞 翁 失马,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