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期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公开言论可以看出,如果美国经济持续改善,未来可能缩减资产购买规模。投资者普遍预期,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正在提上议事日程。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将对全球和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美联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步骤和时间表,笔者认为,鉴于美国就业改善的进程和经济复苏的走势,美联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进程最终可能分五步。
第一步,减少每月的资产购进量。美联储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启动减少购买机构债,2014年年中停止量化宽松。
第二步,采取反向扭转操作。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年初,美联储在确定经济仍保持较好走势之后,可能采用反向扭转操作,即减持长期债券的同时,增持短期债券。
第三步,从金融市场回笼资金。随着经济持续好转,美联储将交替采取定期存款工具、回购、逆回购协议来掌握回收流动性的期限和节奏,更好地调节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如美联储可能发行针对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凭证”,使银行的超额准备长期化、定期化,减少市场资金流动性。
第四步,逐步提高基准利率。目前,美国银行体系有大量的准备金,联邦基金交易市场已明显萎缩,联邦基金利率调整难以影响短期利率的走势。因此,短期内超额准备金利率将取代联邦基金利率成为美联储的政策利率。美联储将首先提高超额准备金利率,然后,再谨慎地提高联邦基金利率。
第五步,逐渐实现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正常化。目前,美联储总资产超过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资产结构也由危机前的短期、中期国债为主转变成为长期国债、抵押支持证券(MBS)和联邦机构债为主。资产负债表正常化是美联储的长期目标,在缩减资产负债规模的同时,美联储也将对资产负债表结构进行调整。
美联储退出QE将对全球和中国产生哪些影响?从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来看,一是必将带来全球汇率的反转。根据历史经验,美联储一旦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往往会带来美元的持续走强,如2004年至2005年美联储加息八次,期间美元指数从87上升至92.4。一旦退出QE退出,美元必将进入升值通道;二是大宗商品价格将进入下行通道。QE1期间,美元指数下挫5.3%,原油价格上涨23.5%,QE2期间美元指数下降9.9%,原油价格上涨33.6%。一旦美国退出QE政策,美元升值将使大宗商品价格进入下降通道;三是资本流动逆转,可能会诱发局部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元长期弱势及零利率,使得美元成为套利交易的新宠。投资者以极低的成本套入美元,然后投资于高利率或高收益的国家,获取高额回报。一旦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势必会引起美元大规模回流,将导致其他国家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
美国退出QE对全球经济的上述三大影响,都会体现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上。除此之外,对中国经济的以下两个方面影响值得特别关注。
一是热钱短期内大规模流出的风险。美联储退出QE,美元持续走强将有可能使热钱短期内大规模从中国流出。这一影响在近期外汇占款数据已有所体现,5月份外汇占款增加额为668.62亿元,虽然是连续六个月正增长,但外汇占款的增长势头出现了大幅放缓趋势,较4月外汇占款2943.54亿元大幅降低77%,这与近期美联储退出QE的讨论不无关系。
二是加剧生产者价格通货紧缩的风险。从生产者价格的角度看,中国已逐步进入通货紧缩区间,5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从上月-2.6%下降至-2.9%,至5月末PPI指数已经连续15个月负增长。一旦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将促使国内流动性下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内大幅下跌,这都将加大通货紧缩的压力。
因此,中国需要多方位做足准备。一是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汇率制度,仍然是应对外部冲击的有效工具。适度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提高汇率波动幅度,保持汇率稳定甚至允许适当贬值,可以有效发挥汇率机制来缓冲美联储退出QE政策带来的冲击。
二是加强对短期资本和热钱流动监管。建立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监管,必要时可重新启动新一轮的资本管制措施,研究出台“托宾税”等资本管制工具,增加短期资本进出的成本,防止资金无序流出可能导致的金融风险。
三是适度放松货币政策。实际上,美联储QE退出导致大规模的资本流出,使得境内流动性紧张。因此,境内货币政策应进行适当调整,适当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或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释放流动性。
四是关注境内企业的境外债务。境外流动性宽松,国内流动性紧张,使得许多中资企业通过境外发债融资,今年1-4月,仅境内房地产上市企业境外发债融资为759亿元,中石化子公司境外发行35亿美元的企业债。5月随着QE退出预期的日益强烈,企业境外融资已经出现退潮。如果美元走势趋强,人民币对美元出现贬值,境外发债的套利空间将不复存在,其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需要高度关注。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黄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