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QFII十年整体回报近120% 未来规模或增5倍

2013年07月10日 08:27   来源:长春晚报   

QFII十年整体回报近120%

 

  昨日恰逢QFII入场A股十周年纪念日,QFII作为在货币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一项过渡性制度,曾经演绎了“五朵金花”蓝筹行情,同时,QFII的投资理念也对中国A股市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不断壮大 未来规模或增5倍

  时间拨回到2003年7月9日,作为第一个向中国证监会提出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申请并拿到QFII资格的投资银行,瑞银集团投下了QFII在A股市场的第一单。当天分别买入宝钢股份、上港集箱、外运发展和中兴通讯4只蓝筹股。这是A股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开启了海外资金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首条通道。

  回顾历史,QFII发展已经经过了十载春秋,数量和规模均已大幅增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26日,已有207家境外投资者获得QFII资格,QFII投资总额度的上限达到800亿美元,实际批复QFII投资额度已达434.63亿美元。

  这十年来,无论是A股市场,还是QFII自身,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QFII净汇入资金1213亿元,而截至今年3月份,QFII账户总资产规模达到2656亿元人民币,QFII累计盈利1443亿元,整体回报率接近120%。

  瑞银集团中国证券部总监夏阳表示,预计未来5至10年,QFII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将会增5倍。

  叫好叫座 政策扶持一路前行

  到今天为止,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下简称QFII)进入我国A股市场整整十年。在这十年里,为吸引境外长期资金,监管层在门槛、锁定期及持股方面逐步放宽对QFII的限制,而且给予了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

  财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剑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政策的放松,越来越多的QFII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有效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和对外开放。但不得不说,对于QFII的信息披露制度仍不健全,需要完善。”

  此外,业内专家认为,要进一步发挥QFII作用,监管层仍需进一步放松束缚,允许QFII参与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2003年,随着首家QFII正式进入二级市场并大举建仓钢铁、港口等大盘蓝筹,加之许多基金也十分青睐此类风格,最终演绎了“五朵金花”蓝筹行情。随着QFII参与中国A股程度的加深,一种以研究为先导、以价值挖掘为主要目标的投资理念逐渐影响着中国的投资者。

  十年来,这种影响一直在继续

  据统计,2007年初到2011年6月底,全部QFII年换手率的加权平均值为1.84%,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4.05%。而在2008年市场下跌期间,QFII的年换手率上升到2.27%,促进了市场交易的活跃。

  从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来看,银行股仍然是QFII的最爱。今年一季报显示,QFII持仓市值占流通股比较高的是北京银行,荷兰安智银行持有股份12亿股,占流通股比为16.07%;其次是南京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持有4.38亿股,占流通股比的14.74%;另外兴业银行、宁波银行和华夏银行等均超过10%。上述5家银行除了南京银行在一季度得到轻微加仓外,其余4家持股数量在一季度没有变化。此外,伴随着市场的低迷,QFII近期却在大宗交易平台频频“扫货”低估值蓝筹,如青岛海尔、上汽集团、大秦铁路、中国平安、华泰300ETF等。

  “纵观QFII从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到现在为止,实际上无论市场怎么波动,QFII机构持仓的变化不是很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向记者表示,QFII持股期至少都在1年至3年,银行股等蓝筹股无疑是稳健选择。一方面,QFII普遍看好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尤其是城镇化带来的投资机会,银行股和基建股理应首先受益;另一方面,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银行等蓝筹股迎来了价值洼地,投资价值凸显。


(责任编辑:韦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