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周线二连阳QFII再“扩军” 沪指7月闹翻身

2013年07月15日 06:22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近段时间以来,A股市场人气最旺的个股非中国石油(601867,收盘价8.12元)莫属,大资金9900手大单随心换成4444手大单,把中石油股价玩得风生水起,收出11连阳。虽然7月12日 (上周五)中石油首度下跌0.25%,但沪指周K线仍收出二连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证监会表示,相关部门决定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增加至1500亿美元。去年4月,QFII投资总额曾由300亿美元增至800亿美元。

  沪指周K线二连阳

  7月素来被称为翻身月,虽然7月还有两周才收官,但沪指在周K线上已收出二连阳。

  回 顾 上 周 三 中 国 石 化(600028,收盘价4.59元)拉出一根6.47%的阳线,震惊市场,7月11日该股续涨0.87%,而中国石油则拉出11连阳,当日蓝筹股疯狂走向高潮,券商、银行等金融板块皆出现暴力上涨。

  然而到了上周五蓝筹又现弱势,在沪指大挫33.5点的背景下,创业板指再创阶段新高1117.69点。从上周整体表现来看,虽然沪指在最后一天收阴,但周K线收出二连阳,一周上涨32.29点,涨幅达1.61%。成交额也由前一周的3712亿元放大至4262.4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蓝筹“T+0”的传言被澄清或为引发上周五蓝筹集体回调的因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周五,中石油和中石化双双收阴,尤其是中石油中止了自6月27日以来的11连阳,以微跌0.25%报收。

  证监会暖风频吹

  在上周五证监会例行通气会上,最被关切的话题无疑是市场传言称 “监管层正在研究蓝筹股T+0交易”,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推行“T+0”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交易所、证券公司、投资者及其他各类市场参与人。在我国股票市场实行“T+0”,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评估,进行全面细致的准备,目前尚无推出A股日内回转交易的时间表。但该发言人同时表示,A股推行T+0交易制度不存在法律障碍。

  有分析人士认为,每当市场趋势不好时“T+0”都会被提及,但料短期内“T+0”难以推出。

  虽然蓝筹“T+0”短期难实现,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证监会仍然发布了数个明显偏多的消息。首先是回购股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最近有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回购股票,这是上市公司对自身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的表现。证监会支持有条件、有潜力的上市公司回购本公司股份,提振投资者信心。目前,一些大盘蓝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接近甚至低于每股净资产,公司希望回购股票,但又担心公司资本或者资金不足,难以操作。今后,对于这类公司,证监会支持其回购普通股的同时发行优先股。

  其次,证监会发布了一个对A股资金面上的直接利好,证监会表示:证监会、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增加至1500亿美元,并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在新加坡、伦敦等地进一步拓展。

  资料显示,去年4月,QFII总投资额度从300亿美元增加到800亿美元,全年新批准QFII机构72家,新批准额度158.03亿美元。今年以来,新批准QFII机构22家,总数达到229家,新批准额度60.2亿美元,累计批准额度434.63亿美元而,而此次QFII总投资额度进一步扩大到1500亿美元。挺浩投资董事长康浩平对记者表示,监管层希望稳定市场的态度很明显,但具体实施情况尚待观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机构仍对李克强总理有关GDP增长不出下限、CPI不超上限的相关表态给予了高度关注,宏源证券分析师陈光磊和孙海琳认为,“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以及结构性改革”这样的认识或具有误导性,极易给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预期差。实际上高层的表态说明,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时,在保障公共生存安全、消除贫困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公共产品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必须加大投资力度。

  此外,中报行情仍是机构关注焦点,华泰证券认为,根据已披露中报业绩预告情况,总体看,周期性行业业绩压力普遍加大,消费类行业业绩稳步增长,值得重点关注。


(责任编辑:马欣)

閸掑棔闊╅崚甯窗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