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上海陆家嘴论坛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明确表示“允许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通过相关制度安排,防范道德风险,防止风险外溢。”这表明社会强烈呼唤民资进入银行已进入倒计时,无疑对民间资本是重大利好,尤其对民间融资规范化、阳光化具有牵引作用。民营银行开闸必将对未来金融发展起到深远影响。然而,笔者认为,民营银行开闸事关重大,牵一发动全身,在颁发执照、正式营业前,政府、监管当局及其他部门应做好三项“预热”,防止民营银行这辆“金融跑车”在遥远征途中发生故障。
做好制度“预热”,确保民营银行生命力。民营银行启动,不能操之过急,应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尤其要消除仓促应战思想,稳妥做好四项改革: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健全的、灵活的市场利率机制下,方能为民营银行创造公平、公正的经营竞争环境,也才能培养民营银行市场竞争能力,不至于在经营竞争中处于劣势;加快存款保险制度改革,只有在完备的存款保险制度下,民营银行才能赢得民众放心和信任,不至于丧失客户资源,让民营银行摆脱经营竞争中的尴尬局面;加快监管制度改革,制订专门针对民营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适时颁布《民营银行法》,规范民营银行行为,防止发生经营道德风险,有效防止经营风险外溢,确保经营稳健;加快银行破产法制订,对银行业准入、退出做出明确的法律规范,督促民营银行建立健全法人法理结构和风险抵御机制,严格市场运作,提高抗风险能力,为民营银行优胜劣汰创造条件。
做好宣传“预热”,确保民营银行影响力。当前,民营银行开闸,尽管是社会各界多年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设立民营银行仍然是金融界开天辟地的大事,应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须坚持“广而告之”的原则,做到三个及时跟进:一是将民营银行设立条件和要求及时向社会公布,引起广大民众对民营银行的重视,并积极参与,扩大民营银行社会影响,夯实民营银行社会基础,并能有效吸纳民间资本。二是将民营银行经营方向和定位及时向社会公布,让意欲参与民营银行设立的股东能够懂得民营银行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消除参与民营银行设立的各种投机心里;并体现服务特色和差异性,确保民营银行营运后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发展理念和方向。三是将民营银行设立模式及时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民众对设立民营银行的合理化建议,使民营银行设立后能够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实现民营银行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有效提高金融社会竞争力,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做好环境“预热”,确保民营银行适应力。当前,启动民营银行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集中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任何部门单打独斗,不仅难以推进民营银行设立,反而会把事情办砸,须坚持群策群力原则,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政府部门统一协调原则。二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承担社会责任不动摇原则。三是坚持信用建设优先原则,民营银行设立所面临的社会信用环境形势严峻,且服务对象分散,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帮助民营银行开展好信用建设,并把环境信用建设工程放在首位,消除经营盲目性,避免信贷经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