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陷入横盘震荡,加剧了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拐点即将出现的预期。虽然当前支持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宏观条件不充分,但我们坚持认为政策层面尚不容许人民币转入弱势,押注人民币贬值面临风险,而市场预期的分化以及国内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则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带来机遇。
6月份后人民币汇率暂停升势,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糟糕的外贸数据的回应,我们也注意到高层在近期讲话中谈到要稳定和扩展外需,表明外贸形势已经引起了高层的警惕,因此不排除汇率政策已经出现微调的可能。
不过我们坚持认为,人民币该不该升值和会不会升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当前更倾向于认为政策层面尚不容许人民币转入弱势,理由有三:一是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在6月份美元大涨期间,尽管人民币中间价略微贬值,但人民币仍是非美货币中最为坚挺的币种之一,没有证据表明人民币已经进入贬值通道;二是在2008到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最严峻期间,人民币汇率也只是横盘而没有贬值,当前海外经济好于当年,美国正考虑退出QE,很难想象在外需并没有变得更差的情况下,人民币会出现贬值;三是不管情愿不情愿,人民币汇率已经演变为国际问题,中国可以自由调节国内的货币政策,但在牵涉到国际关系的汇率政策上一定会相当慎重。
而从政策取舍的角度分析,按照高层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思路,汇率并不是当前优先考虑的工具,小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降低存款准备金、针对企业和个人的减税,以及通过改革所释放的政策红利,都是排在汇率之前的选项。只要中国经济不出现硬着陆的状况,在有序放缓的前提下,人民币汇率在中短期内出现拐点的几率不大。
因此我们认为,以中间价衡量,年内人民币继续保持小幅升值或者横盘整理的概率较大,而贬值的可能性很小,下半年中间价将缓慢升向6.10附近。只要中间价保持强势,则即期汇率将围绕中间价波动,不会出现过度偏离。
但这不代表中国应该在汇率政策上无所作为。事实上,僵化的汇率形成机制总是会对经济构成损害,这种状况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市场通常是制定价格和配置资源的最优手段,只有当市场失灵时才需要政府干预,而人民币汇率面临的问题是,长期处在政府干预之下,这导致汇率无法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也导致市场价格信号失真。
将市场的还给市场,以市场杠杆来撬动价格并发挥调节作用,令人民币有序进入汇率市场化,是未来一段时间汇率政策面临的当务之急。以往在市场单边升值预期下,双向浮动的条件不成熟,一旦放松政府干预,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出现单边加速升值,而当前市场预期出现明显分化,多空观点交织,此时放松政府干预面临的风险较小,因分歧的观点事实上更容易使汇率达到均衡,实现双向波动。
同时,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也为汇率市场化提供了前提条件。随着国内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贷款利率事实上已经市场化,只差存款利率市场化最后一道门槛,完全的利率市场化已经指日可待,而与利率市场化相比,汇率市场化的进展显然需要加快。(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机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