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盟日前就光伏贸易争端达成“友好”解决方案。在相关价格承诺安排框架下,欧方将不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
对此,欧美媒体普遍给予积极评价。一些媒体指出,友好解决光伏争端是双赢结果,它使双方避免了大规模贸易战,为产业发展消除了重大不确定因素。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欧盟和中国解决了一个关于光伏产品的贸易争端,该事件扰乱了中国和欧盟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并曾一度有可能以贸易报复的方式传递到其他产业。”
路透社指出,欧中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双方通过谈判解决光伏贸易争端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光伏产品的进出口本身,更重要的意义体现在对中欧贸易的影响。
路透社认为,欧盟委员会最终在谈判中妥协,同意“友好”解决光伏案,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多数欧盟成员国和许多欧盟光伏企业极力反对这种单方面行动。
美国《纽约时报》说,6月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时,引发了欧盟国家担忧。德国总理默克尔呼吁通过谈判以避免祸及德国出口商,而欧洲光伏产品进口商也极力反对征税。
《纽约时报》认为,欧盟与中国通过磋商解决光伏贸易争端,避免了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爆发大规模贸易战的风险,“友好解决”让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法新社指出,欧盟和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国家或地区,既是对手又是伙伴,双边贸易额去年达到近5500亿美元。不过,中欧最近贸易争端不断,涉及钢管、电信设备、葡萄酒、化学品等门类。
法新社说,欧盟和中国就光伏案找到了一个“友好解决方案”,是中欧经贸关系近期来的一大突破。即使此前投票支持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税的法国也对友好解决结果表示欢迎。
德新社报道说,欧中通过协商解决光伏案避免了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而该贸易争端从涉案金额来看是史无前例的。《法兰克福汇报》刊发评论说,布鲁塞尔和北京解决了光伏争端,这至少结束了一个月以来的不确定性,而这一不确定性令整个太阳能工业受损。
不过,一些媒体同样对双方今后可能发生的贸易摩擦表示警惕。
《金融时报》指出,尽管欧中双方就光伏产品争执问题达成协议,双方还存在着其他贸易争端,中欧双方的贸易摩擦可能会继续。
《金融时报》举例说,“友好解决”的只是反倾销调查,欧盟还将继续对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另外,德古赫特还曾威胁要就中国制造的电信网络设备进行调查。
中欧经济巨大互补、互利性决定了,双方在贸易合作领域拥有巨大共同利益。此次中欧“友好”解决光伏贸易争端,清晰表明:只要着眼共同利益,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精神,既不回避矛盾,也不不渲染冲突,客观理性解决问题,就能让中欧经贸关系避免歧路,踏上正途。这对今后中欧解决贸易摩擦显然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