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游仙粮油购销公司经理张延斌心里始终清楚,农发行是自己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张延斌清楚地记着,在2009年农发行员工将1200万元现金送到火热收购现场的场面,解决了企业粮油收购的燃眉之急。
在当地,有很多涉农企业的负责人在谈到自己艰辛的创业过程时总会提到农发行在关键时刻支持的故事。
正是在这些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程中的一路伴随,让农发行和农业企业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携手国有粮油公司
“目前,我们和农发行的合作已经达到了非常好的境界。” 张延斌自信已经和农发行成为了好朋友。
在四川绵阳市西山植物油库的院坝里,张延斌拍着农发行绵阳市分行营业部客户经理李平的肩膀说:“这个小伙子每个月都要来这里查看我们的这些灌灌,检查粮油的存货情况。” 张延斌指的灌灌就是矗立在我们前方500米远处大大小小高矮不一的白灰色油罐。
“绵阳游仙粮油购销公司是我行重点扶持的企业,也是投放贷款比较多的企业。” 农发行绵阳市分行营业室主任李敏说。
绵阳游仙粮油购销公司是以收购、加工、储备及营销为一体的国有粮油购销公司。该公司经理张延斌说:“2006年公司重组后第一个面临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去找农发行,农发行还是有一些担心。”
因为公司规模小,人员少,怕有风险,农发行要求得把资产拿来做抵押。张延斌介绍,当时一心想要把这个企业搞好,班子成员甚至都愿意把个人资产拿出来做抵押。农发行看到领导班子有决心和信心要把企业搞好,反复权衡后还是给予了企业支持。
李平说:“农发行绵阳市分行营业部支持该企业的发展从最初的3000万元到最高的9800万元,今年预计投放贷款9000多万元,已经投放了5900万元。
随着企业的发展,现在绵阳当地,很多偏远的乡村出现了粮食经纪人,目前给该公司交粮的经纪人就已达到上百人,每个经纪人每次都开着小三轮车或者农用车来交粮,一次最少也有二三十吨粮。该公司在农发行的帮助下开通了网银业务,现在通过网银直接将售粮款打到各售粮经纪人的银行卡中。这样,收粮季节需要的现金就比以前少了很多,而且减少了中间环节,操作方便多了。
李敏表示,绵阳市分行参与该企业的管理,从行长到客户经理坚持定期到企业进 行座谈,定期商讨分析收购市场,从而及时了解企业的诉求,包括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企业人员结构情况,以便确定信贷额度,规避风险,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力推民营薯业企业
“我现在种植了1000多亩红薯,做成淀粉卖给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每亩能赚800元,一年下来毛收入就有80万元,比以前在南方打工强多了。”绵阳梓潼县农民李勇兴奋地告诉记者。
李勇随即给记者讲了2009年自己创业初期,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免息借给他5万元现金从事红薯的种植,他所需要做的只是把红薯做成的淀粉直接卖给公司就行了。
绵阳三台县的邹志孟,去年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无息借给他3万元用于种植300亩红薯,年底用红薯加工成的淀粉上交公司抵扣这个借款。今年,该公司又无息借给他6万元和一台淀粉加工设备,他今年种植了600亩红薯。每亩地能产红薯4吨左右,每亩能赚800元,除去请人做工的工资每天80—100元,一年下来也可赚不少。
像这样的种植大户在绵阳为数不少,这2个种植大户,就能带动1000多户农户发家致富。
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光友告诉记者:“农发行绵阳市分行没有架子,主动上门联系我们,并且服务周到,帮助解决了融资难的瓶颈问题,2005年开始就给公司融资了1000万元,今年又给贷了2000万元。”
邹光友回忆着1992年自己从绵阳三台县建设区科技副区长位置下海时,靠着500元钱和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开始了自己的“红薯之路”,一走就是20多年,其中的酸甜苦辣全部展现在企业的文化走廊里。
在绵阳市分行的支持下,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一路快速发展,现在已有1000多人在该企业寻到了自己的人生岗位,其中80%是当地农民,他们每月的收入从1500元到3500元不等,都按照计件核算收入。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农发行绵阳市分行累放贷款余额为8.3亿元,其中发放粮食收购贷款2.05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9万吨,实现利润500万元。(农村金融时报 伍洪 实习记者 伍松 谭淼 通讯员 许韬 李冰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