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财政专项资金漏洞频现 不能重拨付轻管理

2013年08月16日 07:28   来源:经济参考报   王文博 周毅

  日前,财政部企业司综合处原处长陈柱兵,因利用国家专项资金管理权巧取高额回扣在京受审。此案一出引发众多博友关注和议论。

  博友们表示,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扶助特定行业发展初衷很好,但管理不透明却滋生潜规则乱象,这不但浪费了国家资金,还破坏了市场竞争环境,甚至影响产业发展。

  专项资金漏洞频现

  专项资金审批漏洞并非只此一案,最近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也因此被查处。

  博友“秦时明月”说:“李的落马与广东财政每年投入4 .5亿元设立L E D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所导致的黑幕有关。当地很多L E D企 业 不 务 正 业 , 一 门 心 思 拿 补助。”

  近年来,更多典型案例发生在光伏行业。博友“历历在目”说,在光伏行业,过于丰裕的政府补贴对很多企业起到误导作用,企业不是铆足劲争夺市场、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售价,而是想方设法讨好政府,盲目扩大投入,以进入补贴名单,最终导致光伏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频发。

  博友“你也不想这样”称:“巨额补助都被关系户拿走了,其中有一些拿到补助的甚至是空壳企业,而有些企业还不知道补助政策的存在。”

  博友“左左”表示,“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的初衷很好,但经被念歪了,手握大量资金的财政管理者可自由裁量,让财政资金审批成为了权力寻租的沃土,不但浪费国家资金,还破坏市场竞争秩序”,“伤及的是民财,腐败的是官员,误导的是企业,助长的是不良风气”。

  “潜规则”何以盛行?

  多数博友表示,专项资金的设立、管理和使用的不够透明,同时在操作上缺少刚性约束机制,这是形成回扣“潜规则”的主要原因。

  博友“磨磨唧唧”表示,最让人吃惊的是专项资金的回扣比例,要想办成,至少把20%作为回扣行贿主管官员,更有甚者回扣比例达到40%。

  博友“纸烟花”说:“当审批无据可依时,资金管理者的自由裁量权就被放大,腐败空间也随之出现。”

  博友“大鹏”称,企业能否获得专项资金,与审批部门的“关系”成为重要因素,甚至有专门的掮客公司从中牵线搭桥,然后从补助资金中分成获利。

  博友“丫.丫”认为:“‘潜规则’盛行,不仅说明主管官员太贪婪,同时也说明有关部门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监督不到位。权力过大、制度不全、监管缺失,必然滋生腐败”。

  堵住“漏洞”还须加强监管

  博友们指出,财政专项资金要做到物尽其用,需要加强监管,增强财政专项资金审批拨发的透明度,“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

  博友“豆豆”说:“专项资金拨付不能依据管理者的主观判断,而要由规范的程序来分配,程序是公平、公正的前提。”

  博友“弱水三千”提出:“对获得财政专项资金的企业和资金使用状况要进行公示,使公众能够监督资金的使用,同时,还要通过立法,增加转移支付制度的透明度,建立和强化问责制,覆盖资金内容、依据、用途和监督,这样才能堵住专项资金的审批漏洞。”

  博友“豆豆”认为:“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是发展趋势,要逐步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样才能扶持企业。”

  


(责任编辑:代思聃)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