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性价比最高又体面令人钦羡的职业,国内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绝对是其中之一。
据统计,2012年两市6384位任职满一年的独立董事获得的总报酬为4.55亿元,平均薪酬为7.13万元。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不高,不过相比起很多独董的工作量,这个薪酬的性价比就十分诱人了。
独董不用上班不用打卡,每年只需参加几次会议。但近期深交所最新发布的2012年公司治理情况报告显示,就这每年几次会,不少独董也懒得开。
数据显示,去年深市公司中,约九成存在通讯表决情况。此外,委托出席情况也比较严重,主板中有361家公司的独董采取委托出席方式,中小板有37.8%的公司存在委托出席问题。在一些ST类公司中,这类问题更为严重。深交所报告指出,由于通讯表决很多是通过传真、电子邮件进行的,董事会会议没有经过相互说服、辩论的过程。而委托表决更为严重,将自己的决策权完全授权给其他董事,董事很难说勤勉地履行了职责。
除了“出勤率”欠佳,独董的工作之“省心省力”还体现在投票权的使用上。深交所的报告指出,去年仅一家主板公司的独董认为修改章程的条款与公司法、证券法相冲突,投了反对票;另外一家主板公司的独董对公司的两个议案投了弃权票。可以看出,独董“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要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的职责行使基本流于表面。
如此轻轻松松年入数万元甚至数百万,也难怪独董这一职位成了香饽饽。各路学界名人、行业权威、退休官员等尽管本职工作十分忙碌,但仍愿意为上市公司当独董。此前被称为“最忙独董”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教授,一人甚至身兼6家上市公司的独董。
不过,近期独董这一“香饽饽”似的职位有变“烫手山芋”的趋势。日前,贵州、山东前省长以及国税总局原副局长三位退休高官担任中国重汽独董的消息轰动资本市场,一时间引来质疑声无数。8月14日,或受舆论压力影响,前述三位退休高官辞任了中国重汽的独董。此外,老白干的三位独董日前也成了关注焦点,原因是证监会规定独董在上市公司任职时间不得超过6年,但这三位独董任职都已超过10年。
在笔者看来,这种趋势的出现是好事。不管是对退休高官能不能当独董的质疑,还是对独董在上市公司治理中当“花瓶”的质疑,孰是孰非且不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各方对独董的作用越来越看重,未来不仅将成为舆论监督的重点,同时也将成为制度建设的重点。只有意识到这一职位的“烫手”或“沉重”,上市公司才会谨慎聘任独董,而不是将其设成一个“人情关系”岗;独董人选们也才会在上任前考量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资格、时间、精力和专业经验来履行独董的职责,在上任后能够真正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投资者发声。(证券日报 谢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