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兰州主持召开促进西部发展和扶贫工作座谈会。会上,李克强听取了来自甘肃、内蒙古、四川、云南和青海等省市代表对各自地区发展情况的介绍,并针对工作中取得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及战略方针。本报今日特组织了一组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在中西部。”8月1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兰州召开促进西部发展和扶贫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西部大开发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优先位置。
“这将刺激商业银行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和政策倾斜力度,引导资金向相关领域流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许文兵认为。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契合商业银行差异化经营的转型需要。但业内专家也提醒,西部地区的银行金融机构应密切关注产业转型过程中的投资快速增长、贷款需求扩张、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等新情况、新问题,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来自农行甘肃省分行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各项贷款累计投放417.19亿元,同比多放55.59亿元,新增贷款增幅10.64%,高于全国农行水平3.75个百分点,信贷对西部的倾斜由此可见一斑。
信贷投放拉动经济增长
实践证明,在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下,西部地区的银行信贷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转型和外需增长显著放缓的背景下,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普遍放缓,增长潜力明显减弱。与此同时,西部经济增长动力持续强劲。
《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较上年增长12.48%,增速较上一年回落1.55个百分点,但仍比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快3.18和1.54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在12个西部省区市中,9个省份的GDP增速进入全国前十位,各省区增速均在11%以上。
资金是经济的“血液”,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银行信贷政策的持续倾斜。
数据显示,在2012年我国银行业贷款总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的贷款增速高于东部地区,且东部地区贷款余额占比出现下滑,部分份额由中西部地区取而代之。
从贷款余额增速来看,2010年以来,中西部地区持续高于东部地区,且差距逐渐扩大。2012年第三季度末,东部、中部、西部的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4%、19%、20%,较上年末分别增长0.3个、2.5个和0.7个百分点。
业内专家认为,2012年中西部新增贷款增长势头良好,得益于我国加大了对“三农”、中小企业、西部大开发等环节的信贷支持,在大力支持不同地区打造特色经济、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等政策的引导下,银行业配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扩大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信贷投放,以扶持和推动欠发达地区加速发展。
以农业银行为例,2012年底,西部地区贷款余额达1.4万亿元,占比21.8%,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力地配合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特殊需求。
“全国性商业银行把握此机遇的关键在于,适时调整和平衡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机构间的资源配置。”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赵玉睿认为。
“投资热土”契合银行转型需要
与率先发展的东部相比,中国西部12个省区市面积占全国的七成,虽然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中西部地区拥有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等相对优势。
且自2007年底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竞争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产业转移区域也发生较大转变。从近年来国内外资本流向和制造业转移的趋势看,西部地区正以其相对丰富的资源能源优势成为新一轮资本投放的热点地区。
数据显示,2013年1至6月,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5.75%;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2.54%;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仅增1.69%。
“目前,随着国家中西部区域发展政策的逐步落实,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远高于东部地区,偿债能力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旺盛。资本如水,逐利而下,中西部正成为投资热土。无疑,把握住我国中西部的投资开发和城镇化建设这一特殊历史因素,将提振汽车、住房、家电等传统需求,缓解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赵玉睿认为。
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已经发生深刻改变,在东部金融服务已经相对饱和的情况下,西部大开发无疑也将为银行实施发展转型、推行差异化经营打开空间。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东部产业转移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投入空间和机会。”许文兵认为。
赵玉睿告诉记者,银行业金融机构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推动发展转型,一是要鼓励中西部分支机构把握产业转移路径和城镇化发展趋势,重点发展企业信贷、贸易融资等传统对公业务,拓展钢铁、石化、能源、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港口、化工等传统工业行业以及加快发展储蓄、代理销售、个人按揭等传统个人业务。
二是要重点运用银行理财产品、资产证券化、企业短期融资券、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司(企业)债发行、结构化融资等多种资本市场金融工具,将东部地区富裕资金引导到中西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高端客户项目,形成新的强劲的盈利渠道。
由保“量”转向重“质”
“以结构优化为原则的信贷投放能够较好地兼顾实体经济需求和积极引导经济布局调整两个方面的政策目标。”许文兵认为。
信贷结构直接关系到资金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能否有效发挥。为了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业内专家认为,银行业对西部地区的信贷投放应在平稳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结构调整上,促使信贷在适度均衡增长的基础上投向与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的产业和行业,以配合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
记者了解到,在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化工、采矿、冶金、房地产等资金密集型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银行信贷资金相应集中在这些行业内的大企业,贷款行业和客户集中性风险日益明显。
因此,业内专家建议,西部地区商业银行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密切关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投资快速增长、贷款需求扩张、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等新情况、新问题。
“要加强对资源行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等信贷投放重点领域的研究和分析,避免产生较大波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许文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