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晚间,中国平安发布了2013年上半年业绩,至此,国内上市的四家险企半年报已全部出齐。总体而言,行业呈现出保费向好、利润增长、投资收益回升的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半年整体弱复苏的大环境下,处于转型发展期的寿险市场仍面临银保渠道持续萎靡、退保金额上升等压力。另一方面,随着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下半年保险业也将迎来风险保障产品增长等机遇。
净利普增投资收益回升
随着25日中国太保公布半年报,上市险企陆续交出了成绩单。太保半年报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太保集团净利润为54.6亿元,同比增长107.1%;新华保险公布的上半年业绩显示,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1.87亿元,同比增14.9%;中国人寿的表现更为抢眼,上半年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98亿元,同比增长68.1%;中国平安201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8.3%。
分析人士认为,如此靓丽的利润数据直接受益于投资收益的增长和资产减值损失的减少。
从公司层面看,截至6月末,新华保险实现总投资收益106.16亿元,同比增长45.4%,年化总投资收益率4.3%,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8个百分点;中国太保的总投资收益率从去年同期的3.9%提升到4.8%;中国人寿的总投资收益率更是达到4.96%;中国平安上半年实现年化净投资收益率4.8%,较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年化总投资收益率4.9%,较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投资收益率的提升,特别是在整个保险业增长放缓的时期,是非常不容易的,它主要来自于投资领域的拓宽”,在29日举行的201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董事长杨明生表示,股权投资、不动产投资和重大债权项目投资得到了快速拓展对中国人寿上半年投资收益拉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中国人寿净利润大幅增长近七成,与资产减值损失减少也有相当大关系。受累于去年资本市场低迷影响,中国人寿在2012年大幅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达到310亿元。而今年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仅为36 .9亿元,在低基数效应的助推下,中国人寿业绩开始反弹。
此外,在当期综合收益、上年度股息分配以及公司业务发展的综合影响下,上市险企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无虞。从半年报看,中国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7.90%,相比2012年末的235.58%有所增长;太平洋保险偿付能力达237.90%,比上年末增长2.32个百分点;新华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所下降,中报披露为174.19%,较去年同期的192.56%下降18个百分点。
寿险弱复苏银保渠道紧缩
保费收入方面,寿险保费呈现明显的趋稳回升态势。
上半年,太保寿险业务收入562.70亿元,同比增长1.9%,寿险新业务价值42.54亿元,同比增长4 .8%。平安上半年寿险业务实现规模保费1268.08亿元,同比增长10.4%。个人寿险业务实现规模保费1147.72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新业务规模保费263 .12亿元,同比增长13.0%。中国人寿也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加大了业务发展力度,半年报显示,国寿上半年已赚 保 费2008 .44亿 元 , 较2012年 同 期 上 升8.7%,在体现业务含金量的“新业务价值”这一指标上,中国人寿实现新业务价值为125 .89亿元,同比增长0.8%。
相比上述几家公司,新华保险表现稍弱。上半年新华保险实现保费收入513.44亿元,同比下降8.2%,成为上半年A股四大上市险企中唯一一家寿险保费负增长的公司。其市场占有率8.2%,同比下降1 .6个百分点,位列中国寿险市场第四位。
但从寿险渠道看,受宏观经济环境、银行保险监管政策影响和银行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冲击,银保渠道表现仍不乐观,退保也有所增加。太保寿险银行渠道上半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00.43亿元,同比下降7 .7%,其中新保业务收入109 .54亿元,同比下降12 .9%,续期业务收入90 .89亿元,同比下降0.4%。
受市场环境和竞争加剧影响,新华保险上半年银保渠道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44.4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2.1%,其中,首年保费收入68.7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5.2%,而这也是拉低新华保费收入的“罪魁祸首”。国寿银保渠道首年期交保费也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导致公司首年期交保费较2012年同期下降11.7%,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保费比重由2012年同期的37 .43%下降至30.28%。不仅如此,国寿上半年退保金为321.69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89.08亿元相比,同比上涨了70.1%。国寿中报解释称,受各类银行理财产品冲击,部分银保产品退保增加。
费率市场化寿险现新机遇
半年报显示行业整体向好,分析人士认为,展望下半年,虽然国内寿险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但一些政策的推动尤其是近日正式实施的费率市场化改革可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已于本月正式启动,2.5%的限制被打破。对保险行业而言,短期来看保险行业的盈利空间可能会受到挤压,带来挑战,但长期而言,费率市场化将促进保险费率回归合理水平,提升消费者购买需求,为行业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事实上,对于这点,在业绩发布会上各家险企普遍态度乐观。
杨明生表示,费率的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也是保险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对中国人寿来看,也是利大于弊:“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推动普通险的发展。在整个寿险业务中,普通险是个薄弱环节,其中有些险种不但没有增长还呈现萎缩趋势。费率改革以后,会促进这些品种的开发,对我们调整结构也是一个有力的促进。”他认为,目前整个寿险结构不太合理,80%以上都是分红险为主的产品,特别是风险保障型产品严重不足,通过费率改革可以促进风险保障产品的增长。
而对于寿险费率改革的问题,太平洋寿险公司董事长徐敬惠也表示,费率改革不会引起保险市场无序竞争。如果保险公司将产品预定利率提到3.5%或以上,准备金和偿付能力要求也会相应增加,这也充分保证了保险市场不会陷入到无序竞争中。
对于费率改革可能对保险公司经营产生的直接影响,太保方面认为,这会促使保险公司更加注意加强成本管理,优化自身成本结构,同时也会加强投资管理,使保险资金有更好的使用效果。这两方面的改善将给保险产品定价带来更多积极因素,在产品竞争力上也能够更加体现出差异化。太保将抓住费率改革的机遇,进一步发展长期保障型保险产品。对此,新华保险也表示“将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产品开发创新能力、费用管控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等整体管理水平,积极稳妥应对费率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