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警惕不良资产打包再出售 优质资产优先证券化

2013年08月30日 08:07   来源:北京日报   杨汛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之后,昨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详细解读资产证券化扩大试点,并强调将优先选取优质信贷资产开展证券化,风险较大的资产暂不纳入扩大试点范围,不搞再证券化。这一表态也得到了银行业的积极回应。多位银行业人士均认为,“资产证券化”将成为盘活存量资金的重要出口,银行方面将积极参与资产证券化试点。 

  引导优质产品跨市场发行 

  “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在加快银行资金周转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表态,引发了业内关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将如何在交易所发行交易? 

  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在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过程中,在尊重发行人自主选择发行窗口的基础上,引导大盘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跨市场发行。这既可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者范围,有利于共同识别风险,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也可以满足交易所的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 

  “原来试点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转让,都是在银行与银行之间,而真正有意义的是把资产证券化卖给合格的投资者,包括企业和个人。这是国际化成熟的路径,总体方向是把体外循环的资金,运用到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中去。”一位银行业人士作出这样的解读。    

  央行负责人同时表示,从国内外经验看,由于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与其他固定收益产品一样,具有大宗个性化交易、定价相对复杂的特性,因此主要在采用一对一询价交易,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场外市场(即OTC市场)发行和交易。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债券市场的主导模式都是场外市场,在交易所发行交易的债券仅仅是补充。 

  通过证券化盘活存量信贷资金 

  “我国金融运行总体稳健,但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和工具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品,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利于调整信贷、结构,在已有授信内支持铁路、船舶等重点行业改革发展,加大对消费、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这一说法得到了银行业的普遍认可。 

  “一边是银行不断增加的资产总量没有分解出去,没法盘活,每年贷款都在新增,一边是社会上有相当多的闲置的钱放着。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把利率放开,贷款利率也下不来。”一家商业银行负责人认为,银行需要把资产逐步盘活,腾出手来进一步支持国家鼓励发展的小微企业。 

  扩大试点还有利于商业银行转变过度依赖规模扩张的经营模式,通过证券化盘活存量信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中间业务收入。该负责人明确,此次扩大试点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真实出售、破产隔离;总量控制,扩大试点;统一标准,信息共享;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不搞再证券化。    

  严防银行“后三类”资产乔装 

  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试点过程中,将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强相关政策措施的统筹协调,统一产品标准,统一监管规则,促进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信息共享。 

  “从控总量以及风险较大资产不纳入试点来看,说明决策层虽然力推资产证券化试点,但相当注意其中的风险。”某国有大型银行人士表示,一般而言,考虑到信贷期限错配问题,银行往往倾向于将基建贷款等长期资产“打包”成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通过卖给投资者回笼流动性资金。而这其中,备受关注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很可能就在其中。 

  有银行业人士认为,所谓风险较大的资产也有可能“更多的是指银行本身已经出现在后三类(按不良贷款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中)的资产”,因为要做资产证券化,银行有可能也有动力把这一类资产“打包”卖出去。 

  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将优先选取优质信贷资产开展证券化,风险较大的资产暂不纳入扩大试点范围,不搞再证券化。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既要强化外部信用评级,又要鼓励各类投资人完善内部评级制度,提升市场化风险约束机制的作用。 

  专家解读 

  风险较大资产为何不搞再证券化? 

  “标的资产证券化的关键,在于标的资产。实际上,如果标的资产本身是优质的,再证券化并不存在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表示,之所以风险较大的资产不搞再证券化,是因为如果“打包”证券化的信贷资产有瑕疵、有问题,最终通过一轮一轮的再证券化,将放大瑕疵和风险。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由于次贷资产证券化,而不是优质资产的证券化,最终导致隐患不断被放大,造成巨大的问题。”赵锡军认为,风险较大的资产不搞再证券化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完全消除风险,而是降低放大风险的可能性。 

  赵锡军认为,只要是资产证券化,就会把风险从银行传递到投资者,控制风险的关键和源头,还是标的物要足够优质。 

  新闻背景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共发896.33亿元 

  2005年3月,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正式启动。2005年至2008年年底,共11家境内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17单、总计667.83亿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受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后,试点一度处于停滞状态。2011年,经国务院同意继续试点,共6家金融机构发行了6单、总计228.5亿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责任编辑:代思聃)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