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进口规模大幅增加 糖市短期或再陷弱势调整

2013年09月02日 07:45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近三年来,糖市发生很多变化,其中之一就是进口规模大幅增加。在2009/2010榨季之前,亦即2010年以前,进口量基本不超过140万吨,与国内产量1200~1400万吨的水平相比,进口产量比不超过13%,可以说进口对糖市的影响并不太重要。然而,自2009/2010榨季减产以来,进口规模便持续增加,尤其是2011/2012榨季达到了400万吨,进口产量比也上升到37%的高水平。即便2012/2013榨季进口量有较大下降,但截至7月仍有250万吨,已是2004/2005年以来的次高记录水平。预计到2012/2013榨季结束时,进口量仍有可能达到300万吨,如此则进口产量比可达20%以上,应该说进口对糖市的影响已经非常重要。

  导致进口大规模扩张的原因,笔者看来主要是“海内外糖价价差”居高不下,尤其2011/2012榨季价差水平一度高的有些离谱,也就难怪该榨季走私泛滥成风。虽然2012/2013榨季价差水平有所下降,但依然偏高,对维持大规模进口仍然是刺激因素。另一个原因是最近两年国家扩大了进口配额,这或许是因为WTO的规则使然,也或许是近三年来糖料扩种但是增产幅度却比之前有所下降,使官方担忧国内糖料扩产潜力已经不大,未来可能需要进口以弥补国内需求。

  之所以“海内外糖价价差”居高不下,多少会与官方最近两年的市场操作有些关系。官方大规模收储,直接干预市场,使糖市定价机制被扭曲,价格没法涨,没法跌,以至于高出国外一截,“价格调节市场”的作用丧失。不论如何,只要海内外价差不回归,大规模进口都还将持续。

  2013年7月份进口食糖49.97万吨,同比2012年7月39.97万吨增加约25.48%。环比2013年6月增加11倍。数据已经显示大规模进口还在持续。大规模进口的最直接影响之一就是挤出国内糖市需求。2013年7月份糖市销售下滑,销量仅仅73万吨,使二季度畅销的势头大大减缓,这种情形与7月份庞大的进口规模脱不开关系。

  虽然7月底时工业库存仅188万吨,也是2005年以来最低记录,但也意味着8~9月月均销售压力不小,结转陈糖难以避免。销售压力增加,且旺季过去,放储压力也有所减轻。不过,收储可能性也不高,一则因为工业库存还是偏紧的,二则新榨季即将开始,9月份也不是收储的时机。

  8月份,东南亚、全球新兴市场诸国,乃至金砖四国都多少有货币贬值,有些国家甚至大幅贬值。目前分析看来,可能是资本金回流美国造成的不利影响,这种情形也会挫败全球商品市场需求,引发价格下跌。久而久之,国内商品市场可能也难幸免。国内本就流动性紧张,全球经济如此境地无异于雪上加霜。只是官方也担忧经济跌速过快而超过容忍的底线,可能会在公开市场上逐步增加货币投入。单单流动性趋紧,中间商、终端企业的补库、囤货行为都会受到抑制。这就意味着除正常工业需求外,别无储备、投资等其他需求。换句话说,下半年需求状况不会更好,甚至可能会比上半年还差。

  基于上述判断,白糖格局仍旧持空。9月份已非消费旺季,虽然工业库存较往年偏低,但7月份销量已然下降不少,结转不可避免。同时海内外价差仍维持高水平,大规模进口尚无法收敛。原糖再度回撤,持仓结构并无强反弹动因。然而,新榨季伊始,上半年下跌已经反应了糖市供应过剩的基本面格局,没有更加严重的问题或者利空,比如国家放储等,预计糖价不会有什么下跌空间。如此,预计糖市行情可能再陷弱势调整。


(责任编辑:魏京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