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寿险费率市场化上市新品降价明显

2013年09月06日 07:14   来源:经济参考报   

  自上月寿险费率2.5%上限终结后,各险企纷纷酝酿新产品。相比现有产品,新政后推出的产品价格明显下降。

  从公司来看,各大型寿险公司按兵不动,中小企业则跃跃欲试,争先恐后抢发第一单。截至目前,建信人寿、农银人寿、中英人寿已纷纷推出新产品,光大永明等保险公司的新品也在报备中并将于近期推出。专家认为,未来还会有更多保险新品出现,这些产品将让利于客户,并推进保险回归保障本质。

  中小险企抢滩市场

  8月1日,保监会下发《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自8月5日起,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不再执行2.5%的上限限制,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寿险费率市场化正式拉开帷幕。

  新政发布后,中小险企跃跃欲试,争先恐后抢占第一单。据悉,建信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首款新产品“福佑一生”已于8月26日签出第一单。这也为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成功打响第一枪。这份行业首单被保险人为4岁儿童,保额为11000万元,投保人经过比较后选择了趸缴方式。

  紧随建信人寿,8月27日,中英人寿定期寿险保障型产品上市。该新品“康佑一生”为长期疾病保险,保险责任涵盖身故、全残、疾病终末期、长期护理、轻症、重疾以及男性/女性特定重疾。

  而农银人寿的“农银爱永远定期寿险”为最早向保监会报备的产品。该产品与建信人寿一样,同样为定期寿险,涵盖人身风险、意外、重疾、医疗、养老以及理财。“这主要是因为终身寿险、定期寿险等传统产品是第一阶段费率改革政策受益最清晰、执行最简单、阐释最清楚、降价效果最明显的产品。”农银人寿市场部负责人表示。

  费率市场化新政背景下,各个险企推出的产品有共同之处,但整体而言还是形态各异、百花齐放。建信人寿总裁赵富高表示,建信人寿针对人身险预定利率新政设计的新品还包括终身年金产品及重疾产品等。其中,终身年金产品已向保监会报备,重疾产品也即将报备,两款产品都会在近期推出。

  新品保费普遍下降

  对消费者而言,新政对保费的影响依然是不可低估的因素。据了解,在产品价格方面,三家公司推出的新品保费都相比原有类似产品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关人士研究了“建信人寿”的第一单:按照3.5%预定利率设计,与相同保险利益、以2.5%预定利率设计的产品相比,保费根据投保年龄和缴费期间有不同程度的优惠:0至5岁的男性以及0至10岁的女性,采用趸缴方式,保费降低26%;其他投保情形保费降低的幅度在7%到26%之间。建信人寿相关人士透露,即将推出的终身年金产品降价幅度更大,将会达到28%-40%。

  而农银人寿上述产品比该公司同类产品平均降价15%-20%左右。中英人寿并未透露新推产品相较于同类产品的降价幅度,但该公司相关人士表示:“该产品比市面上同类型产品更具竞争力。”

  业内人士指出,在新政推出之初,各家公司会根据自身优势采取不同的产品策略。由于几家公司目前推出的产品并不是同一类型,所以之间并不具有可比性。但从长远来看,各家公司肯定都会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产品线,同类产品也会陆续推出。

  但从目前情况看,3.5%的预定利率占据了产品主流。对此分析人士认为,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突破3.5%,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能使产品更具竞争力,但对资本金及偿付能力的侵蚀也会很快。“商业保险公司在经营上要考虑到股东利益,短期内突破3.5%的可能性不大。但未来,随着各家公司投资能力的提升,突破3.5%预定利率的产品可能会出现。”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复旦大学保险系教授徐文虎指出,目前的改革很有突破,但并不能说市场化的改革已经实现,这只是一个起步。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保险新品出现,这些产品将让利于客户,并推进保险回归保障本质。

  保费价格战难打响

  但关于推行寿险费率市场化,社会各界有不少担忧之声。市场会否就此打响价格战?保费降低会否引发存量保单客户退保?

  对此,一位保险分析人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打响价格战的可能性不大,原因在于:一是即使前端的产品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确定,但后端的准备金评估利率由监管部门根据“一篮子资产”的收益率和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因素综合确定,会通过后端影响和调控前端合理定价;二是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约束一直存在;三是保险公司现在越来越理性,行业恶性价格竞争对谁都没好处。

  但从长远来看,资产端保险投资的更大开放意味着保险业的投资将更灵活,这将给那些有投资渠道和项目的公司创造更多机会和优势,而投资收益的差异也最终将反应在负债端,即保险产品的销售上,那些有投资优势和项目的公司的产品将更具竞争力。

  而大规模退保也不太可能发生。“传统险的客户未必对价格敏感,而且退保会产生很大损失,因此,大面积退保可能性并不大。”他同时指出,保险公司应当未雨绸缪,开发相应的新产品,让想退保的客户实现成功转保。

  但对于中小险企在费率市场化新政下的初探,也有业内人士持谨慎态度。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金融市场资金量不很充足,保险公司要很谨慎。”对于表现积极的中小险企,郝演苏认为,小的保险公司也不能盲目扩大市场,进行风险性博弈,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保险公司不是太空人,需要立足于现实的资本市场。”

  此外,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传统险目前主要集中在个险渠道,未来这种格局不会有太大改变。大公司经过长期的经营沉淀,在品牌、管理、投资、产品研发等方面均具有中小公司不可比拟的优势,抗风险能力强,因此,大公司未必会受到过多负面影响。而中小寿险公司可以利用这次机会,提升传统险业务占比,优化业务结构。


(责任编辑:邢晓宇)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