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马云披露合伙人制度 外界认为披露时间有关IPO

2013年09月11日 07:00   来源:京华时报   

  昨天,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以内部邮件的形式首次披露了阿里合伙人制度。马云表示,经过三年的试运营,阿里已经产生了28位合伙人。外界认为此时公布合伙人制度与阿里巴巴正在推进的IPO不无关联。

  目前已有28名合伙人

  目前,马云持有阿里巴巴约7%的股权,软银和雅虎分别持有36.7%和24%的股权。《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称,由于港交所不允许双重股权结构,所以阿里和港交所正在讨论“创新”的上市方案,以确保马云和管理团队拥有控制权。

  根据《香港经济日报》此前的报道,合伙人制度就

  是阿里集团随后向港交所提出的上市建议。该制度将允许包括马云在内的合伙人在上市后提名半数以上的董事,以保证对公司的控制权。但有消息称,港交所并不接受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而阿里巴巴可能因此放弃在港交所上市,转而去美国上市。

  昨天,阿里巴巴官方明

  确表态,合伙人制度早在2010年就在管理团队内部试运行。阿里方面透露,在过去三年合伙人制度的试运行过程中,每一年选拔新合伙人加入,都要对每一个候选人进行激烈的讨论。阿里巴巴目前有28名合伙人,包括董事局主席马云、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及首席执行官陆兆禧等。

  马云称不为控制公司

  此前有舆论认为,阿里巴巴的“合伙人”系为上市计划专设,而其目的是为保证上市后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权。但马云给员工的邮件中,其强调说,有别于绝大部分现行的合伙人制度,阿里建立的不是一个利益集团,更不是为了更好控制这家公司的权力机构,而是一种企业内在动力机制。

  对外界关心的上市问题,马云也在邮件中有所提及,但仍然没有谈及最为关心的时间、地点等要素,仅表示不在乎在哪里上市。

  互联网分析人士郑珂指出,目前中概股在美国遭遇低谷,而支付宝VIE问题也曾引发了美国资本市场对中概股的信任危机,阿里若在美国上市价值不会充

  分得到认可。其实阿里目前就是想在香港上市,但因为合伙人制度不符合港交所和香港证监会的IPO规则,遭到拒绝,此时阿里放出信号说合伙人制度不是为了控制公司,还有消息称阿里会转向美国上市,是希望给香港方面压力,促进香港方面修改IPO规则,给阿里巴巴亮绿灯通行。

  马云邮件详解“阿里合伙人”

  各位阿里人:

  最近大家一定听了不少关于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以及公司上市后控制权的报道。今天是阿里巴巴的14年周年庆,正好在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向大家汇报一下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情况。

  从2010年开始,集团开始在管理团队内部试运行“合伙人”制度。阿里巴巴合伙人的产生必须基于——“在阿里巴巴工作五年以上,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高度认同公司文化,并且对公司发展有积极性贡献,愿意为公司文化和使命传承竭尽全力”。

  有别于绝大部分现行的合伙人制度,我们建立的不是一个利益集团,更不是为了更好控制这家公司的权力机构,而是企业内在动力机制。同时,我们也希望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能在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弥补目前资本市场短期逐利趋势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干扰,给所有股东更好的长期回报。

  我们不在乎在哪里上市,但我们在乎我们上市的地方,必须支持这种开放,创新,承担责任和推崇长期发展的文化。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2013年9月10日(以上为马云邮件摘录)


(责任编辑:华青剑)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