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奥巴马频繁游说对叙动武 但仍留有政治解决伏笔

2013年09月11日 07:33   来源:中国青年报   

  美国国会结束休假恢复办公后,面临的第一个重大议题便是要不要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10日,奥巴马发表电视讲话,重申对叙军事打击的必要性,以争取国会和民众的支持。但美国对叙动武的前景依旧扑朔迷离。

  奥巴马打响“名誉闪击战” 

  奥巴马此前发表讲话,称将把是否对叙发动军事打击交由国会表决。随着美国国会9日复会,美国媒体称奥巴马及其幕僚打响了一场挽救美国政府名誉的“闪击战”。继美国国务卿克里等政府官员在国会出席听证会说明采取军事行动的必要性之后,9日,奥巴马先后接受了美国广播公司、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等6家媒体的采访,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阐述对叙动武的计划。在一天之内如此密集地接受采访,在奥巴马执政的经历中实属罕见。10日,奥巴马继续展开公关工作,分别会见了民主党和共和党国会议员,并将在晚间黄金时间发表电视讲话,再一次向国会议员和民众发出呼吁。

  奥巴马坚持说,对叙利亚进行有限度的军事打击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对巴沙尔政权进行惩罚,并阻止其今后再使用化学武器,削弱其使用化武的能力。奥巴马对美国广播公司表示:“我要确保禁止使用化武的做法得到维持。”奥巴马说,这是美国国际安全利益所在。奥巴马还强调,如果对叙进行军事打击,将不会是不痛不痒的“扎针”,美国仍然拥有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叙打击将是“有限但有效的”。

  尽管看起来军事打击势在必行,但奥巴马也为政治解决这一危机留下了伏笔。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奥巴马表示,如果巴沙尔交出化学武器并完全接受国际监督,美国可能搁置军事打击叙利亚的计划。奥巴马还称,俄罗斯9日提议叙利亚交出化学武器并接受国际监督的建议“可能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突破”。

  动武提案表决前景难料 

  尽管奥巴马竭力推销对叙军事打击,但美国国会和民众对此仍显得疑虑重重。连日来,美国多地举行反对军事干预叙利亚局势的游行。奥巴马也承认,由于有伊拉克的教训,民众对军事介入叙利亚局势非常反对。根据《华盛顿邮报》进行的民调,有64%的美国民众反对对叙采取军事行动。

  此前美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已经通过对叙动武草案。根据计划,参议院将对草案进行全体表决,美国参议院原计划10日对草案进行试投票,但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哈里·雷德随后宣布推迟日程。雷德表示,这是为了“给奥巴马更多时间”在投票前尽可能地争取支持。

  在结束休假恢复办公后,美国国会众议院也将就叙利亚问题展开新一轮讨论,以形成类似参议院的提案并进行投票。有调查显示,在共和党把持的众议院,433名议员中有230名议员反对动武,或倾向于投反对票。

  奥巴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对说服众议员支持动武提案并无绝对信心。对于何时发动军事打击,奥巴马表示“还没决定”,“暂时不扣动扳机”。

  奥巴马对叙政策走钢丝 

  此次对叙动武风波发展到现在,令许多分析人士大跌眼镜。何时对叙进行军事打击、如何打击成为一个疑问,美国对叙利亚政策的走向更是模糊不清。

  美国知名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东问题专家大卫·罗思科夫在《外交政策》上发表文章指出,从8月底到现在,似乎板上钉钉的军事打击逐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奥巴马所进行的是“一场赌博”。

  在8月21日传出叙利亚千人遭化武袭击身亡后,奥巴马政府一度认为阿萨德政府跨越“红线”太远,高调准备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然而,多位智库专家和军方都指出,简单而有限的军事打击不能改变叙利亚局势,更难以保证美国支持的温和反对派上位,反而有致使地区局势更为混乱的可能。

  也许是考虑到这一可能性,再加上美国传统盟友英国意外地因议会否决而退出动武盟友行列,奥巴马也开始在动武问题上犹豫起来,因此将球踢给国会,避免为动武后果承担责任。由于国会表决涉及种种利益博弈,奥巴马的这一举措使得美国对叙动武前景扑朔迷离起来。

  罗思科夫认为,奥巴马作出这一决定,至少押上了5个筹码:对叙利亚动武的可能性;美国提出“红线”所能起到的威慑力;绕开国会宣布采取军事行动的能力;美国总统的权力;美国的影响力。如果国会通过了动武决议,奥巴马自然是赢得了这一次赌博;如果国会否决奥巴马的动武提案,奥巴马将陷入困难境地。最糟的是,即使国会被奥巴马说服,美国对国际事务作出强有力的、迅速反应的能力也将遭受广泛质疑,美国总统的强力形象也将会大打折扣。

  美国乔治敦大学中东政策学者科林·卡尔认为,奥巴马在动武问题上犹疑不定,是因为美国缺乏明晰和有战略性的对叙政策。他说:“他们不希望参与‘过热’,被卷进叙利亚内战,因为这得不到民意支持;同时美国也不希望对局势太过冷漠,不希望有限的打击毫无效果,起不到削弱巴沙尔能力的作用。”

  卡尔说,奥巴马想要在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舒服地”处理中东问题,但“这在理论上和操作上都过于困难”。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