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中秋,天气转凉,但各界关于中国经济运行现状与前景的关注热度不减,日前李克强总理在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特别致辞更是受到了海内外热议。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何方?体现了何种发展思路?正在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经济前景如何?权威人士在16日国新办举行的吹风会上发表了真知灼见。
在今年前两季度GDP增速逐季下滑背景下,7、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工业增加值、外贸出口、用电量、货运量等主要经济指标普遍回升,市场供求形势有所好转,实体经济活跃度上升。
“从数据来看,当前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加,呈现出一种趋稳向好的态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
国务院研究室信息司司长杨书兵认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三重任务,“稳增长是综合保障,调结构是后劲之源,促改革是最大红利,三者必须协同推进,‘一个也不能少’”。
他认为,上半年我国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方面协调推进,主要得益于宏观管理方式的创新,也就是科学地确定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把握防通胀的“上限”,并制定与经济运行合理区间配套的宏观政策框架。
杨书兵表示,这种区间管理的创新思路既透露出中国政府把握经济发展问题的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又体现了敢于直面经济下行压力、迎难而上的勇气与担当。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上半年中国保持了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财政政策方面坚持不扩大赤字的同时调整支出结构向支持中西部发展、保障民生倾斜;货币政策保持定力,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通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坚持扩大内需,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养老、健康等服务业发展,增加节能环保、棚户区改造等投资。
杨书兵评价说,上述经济政策兼顾“眼前行得稳”和“长期走得远”,如同利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疾病,除了吃止痛片,还要用中医的方法打通经络、固本培元,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目前外界正热切地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第二季”,也普遍关心当前经济中出现的有利因素能否持续下去。
对此,盛来运表示,尽管劳动力供求、资源和市场的约束力在增强,但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加快发展之中。随着继续加快转型升级,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中国经济完全具有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潜力和能力。
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是独一无二的发展优势,杨书兵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列车正由高速“换挡”为中高速,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只要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走下去,保持社会稳定,中国经济再发展20年也是没问题的。
“如果把中国经济比喻为一棵树,尽管目前只有两三丈高,但它完全具备长成参天大树的内在基因。而且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只要没有大的灾害,这棵树一定能茁壮成长。”杨书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