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进口煤炭的增加,铁路运力持续释放,再加上东南沿海动力煤需求不足,中长期内供应过剩成为行业主基调,而前几年煤炭的过剩产能冲击还将持续,动力煤此轮下跌还远远没有结束。所以从基本面来看,动力煤期货上市后中长期走势并不乐观。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煤炭需求的大幅增长,煤炭产能持续增长,除了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当年新增产能有所回落外,其他年份新增产能呈现逐年递增走势。但从新增产量的角度看,2003、2004年的新增产量已经开始达到顶峰,2004-2008年新增产量逐年递减,到2009年后新增产量有所恢复。对比新增产能和新增产量,2001-2005年新增产能落后于新增产量,产能利用率逐渐提高,煤炭行业进入景气周期,但是2006年成为拐点,当年的新增产能已经大于新增产量4748万吨,2007年后每年的新增产能较新增产量都超过了1亿吨,煤炭实际上的供需结构已经发生了调整,2012年中国煤炭社会库存更是首次突破了3亿吨,达到3.44亿吨。而2013年的产能过剩形势将更加严重,根据估算,2013年煤炭行业的社会库存可能将高达5亿吨。
从新增产能和新增需求的角度看,我国煤炭供需拐点同样发生在2005年,2006-2008年基本维持弱势平衡。而到了2011年产能过剩的问题开始凸显,2011年当年累计过剩产能达到了8450万吨,也就是从2011年起,动力煤价格开始跳水,到2012年底,各等级的动力煤价格大约只有2011年最高点时的三分之二。
进口煤炭同样冲击着国内市场,2008年之前,我国一直是煤炭净出口国。我国煤炭价格长期低于国外价。但出口在我国煤炭产量中的比例并不高,出口最多的一年是9392万吨,不足当年煤炭总产量的6%。虽然我国煤炭价格在2008年之前的绝大部分时期,内盘价格都高于外盘价格,尤其在2007年-2008年,外盘煤炭价格大幅高于国内煤炭价格,但受制于煤炭出口配额的限制,当年出口数量仍在下降。2008年后,煤炭倒挂局面发生了逆转。2009年我国煤炭进口1.26亿吨,首次超过1亿吨,同比增幅210%,此后3年的平均增幅也达到33.6%。进口煤炭大幅增长,导致东南沿海地区对国内煤炭的需求正在减少。2012年大秦线运煤量首次出现下降。进口煤炭的增加也对国内煤炭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2012年后国内煤炭价格出现了持续下跌。
动力煤现货与期货的相关性很高,由于国内动力煤期货还未上市,我们采用澳大利亚动力煤期现价格数据 ,从其期现价格走势来看,两者价格走势保持高度一致性。数据显示,两者价格相关系数达到0.938。事实上澳大利亚的动力煤期货价格自2011年最高峰以来一路下行,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空头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