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新兴经济体需提早应对“量宽”变局

2013年09月30日 07:10    来源: 经济日报    

  美联储在9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上作出继续维持量化宽松规模(QE)的决定,使金融市场内的大多数分析师们深感意外,近来被QE去留问题折腾得心神不宁的新兴经济体得以暂时告别金融动荡的压力。但是这种轻松是暂时的,因为美联储只是缓期执行而非全然取消既定的退出策略。新兴经济体在喘息之余,需要稳定心神,早作谋划布局,迎接即将到来的变局。

  美联储维持现行货币政策轨道的决策,并非考虑到其政策变轨溢出效应对发展中国家或者新兴经济体的打击。美联储副主席杜德利日前表示,美联储暂缓退出QE的主要原因,是认为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仍然疲弱,仍然存在很多阻力,抵消了经济基本面的改善,美联储尚未看到任何强劲经济增长势头的迹象。目前最值得注意的阻力,是今年以来数额巨大的财政拖累,包括薪资税和所得税上涨,以及预算扣押(自动减支)。值得注意的还有自今年5月以来开始收紧的金融市场。美联储认为,美国经济目前仍然需要“非常适宜的货币政策”的支持,对货币政策的调整,应取决于对经济运行状态、金融形势及其对远期展望的影响以及相关风险的评估。

  自从5月份伯南克首次宣布美联储开始削减购债规模的时间表以来,市场对缩减债券购买计划的预期已导致美国抵押贷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上升。利率的上升抑制了美国住房市场的复苏,相关预期导致新兴市场股票和货币遭到抛售,一些新兴经济体因而出现金融震荡。此间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暂时按兵不动,但是退出QE的时刻终将到来,动手时间可能在未来2至6个月之间。许多发达经济体借助货币宽松政策,可望在2014年获得较为强劲的增长,发达经济体退出量化宽松所引发的资本回流,可能使一些新兴经济体因“失血”而陷于金融危局。面对无法左右、不可避免的外部冲击,新兴经济体需要审时度势,未雨绸缪。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有言在先,调整货币政策的时机取决于美国经济状况。因此,美联储对经济数据的解读需要密切关注。

  杜德利日前表示,随着财政拖累及其他阻力消退,这场角力应转向有利于经济增长提速。如果不出现额外的财政紧缩、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收紧或者其他外部冲击,美国经济有望在2014年提速。美国经济走向强劲之际,将是美联储宣布退出QE之时。

  另外,美国货币政策决策过程存在先天不足,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对新兴经济体影响尤大。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策过程显示其缺乏与市场的沟通能力。穆迪首席经济学家马赞迪表示,美联储在美国经济面临“债务上限”问题时暂不削减的决策可以理解,但他们没有正确引导市场预期,所以市场为之震惊;针对市场和公众的“前瞻性指引”是美联储影响力最大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如果不加以改善,将对金融市场以及实体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此间舆论认为,过去数月发生的事件以及9月18日的市场反应暴露出美联储在货币政策沟通,即提供所谓远期指引方面存在的潜在缺陷。当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沟通是附带了条件、复杂、微妙或被大量投资者错误解读时,这种沟通就有可能存在先天不足。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前瞻性指引的关键是让市场相信美联储所传达的信息,但是美联储的做法的确降低了其在利用前瞻性指引方面的可信度。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闁告帒妫旈棅鈺呭礆鐢喚绐�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