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们团队连续第八年对资产管理行业进行跟踪研究,如果按十年经济周期来看,这份行业的跟踪报告即将完成对一个完整经济波动周期的记录。与2012年不同,2013年资产管理行业在转型与变革的同时,防范风险逐渐成为监管层与整个业界关注的重点。在“放松管制、放宽限制、防控风险”的政策环境下,分业经营的壁垒逐渐被打破,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开始在相同的领域展开竞争。因此,在展开今年的研究时,我们不只是延续采用数据分析等传统研究范式,更是试图从剖析资产管理行业生态系统运作的角度,来整体理解资产管理产业链的价值和竞争力重构。
新的行业竞争格局导致了一些占有制度红利行业(比如信托业和基金业)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而券商、保险、私募等行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不同子行业之间的业务交叉和人员流动,使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竞争与合作成为常态,因而也演化出了更复杂、更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可以说整个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这种转型让人不禁联想到生物进化史的起起伏伏。通常情况下,大幅度的进化跃迁都伴随着自然环境的严酷改变和由此带来的全球范围物种的灭绝与复苏。比如在二叠纪晚期,地球由湿润气候向干旱气候的演变,造成了90%以上的物种灭绝。但是,大规模的毁灭也为更适应生存环境的爬行动物提供了有利的进化机遇。类似地,政策和监管层面的大力推动,改变了资产管理各子行业各自为战、坐享牌照溢价的安逸局面。这不仅激发了整个行业的创造力,还使得更灵活、更具有生命力的金融机构拥有了更大的竞争优势。
从资金端角度看,银行理财受到银监会“8号文”影响,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已经受到较严格的限制;而保监会虽然放开对险资进入公募的牌照和险资投资范围的约束,但鉴于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特征和投资风格,不同机构与险资的磨合还处在相互试探的阶段。反过来看,面对宏观货币环境的去杠杆和资金端的流量缩减,提供资产配置服务的基金、信托、券商等行业必须要为日益有限的资源展开激烈厮杀。信托业受到一法三规的保护,一直是资金进行跨市场投资运作的平台和通道。但是,随着基金通过子公司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投资标的几乎囊括了所有资产及财产性权利。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范围也几乎不受限制,而定向资管计划对投资合法性和强制力的确认更是只受到合同法约束即可。面临类似窘境的还有基金业,在新《基金法》实施之后,券商、保险和私募均在积极准备公募牌照,对公募基金资源的争夺日趋白热化。
站在整个行业的宏观角度看,在动态交锋中各个机构在产品设计、渠道布局、盈利模式创新等方面也逐步走出传统业务范畴,试图从差异化经营和多元化的资产组合配置中获得进一步的增长动力。类似于在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自然选择与进化的压力使许多生物被驱离了原有的生态位,转而寻找其他可利用的生存资源,创造出一条新的进化路径。虽然在转型求变中,资产管理的各个行业利益有得有失,但是从增强市场活力、优化资源配置、加速金融资本流转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角度看,资产管理行业正在上演的这一幕转型大戏,是“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题中之意,也为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和借鉴意义。
鉴于此,全书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写作:第一部分,重点立足于整个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宏观视角,运用客观的理论和数据分析,对变化的行业发展格局进行剖析。报告首先初步勾勒了资产管理行业的业务链形态,并对分业经营壁垒消失后的公司治理和监管架构进行顶层设计,然后分别从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资金成本变化等角度论述了资产管理行业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变化及新的挑战。
第二部分,从资产管理行业的机构视角出发,对各子行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发展路径展开讨论。这个部分主要围绕本轮资产管理行业转型对各机构带来的不同影响展开,既有对保险、信托、公募基金、阳光私募、私募股权、银行、券商、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独立论述,也有对新的政策环境下各机构之间竞合关系展开的分析。
希望每年一度的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当然,报告的缺陷和不足在所难免,欢迎各位读者指正,以便我们在下一步的研究中不断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