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银行理财产品对接实体经济,让银行理财成为债券融资、直接融资的重要工具。”日前,11家商业银行启动资产管理业务,以及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的试点,有望让这一政策的“靴子”尽快落地。
对此,百姓理财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业内人士指出,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的运用将致使银行理财取消“预期收益率”为主的发行形式。银行理财产品将回归代客理财本源,投资者则需要自己承担产品风险。
投资者将自担风险
业界认为,这一举措无疑是对今年7月初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国十条》)的进一步深化与落实。《国十条》提出“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后,银监会明确提出“引导银行理财产品对接实体经济,让银行理财成为债券融资、直接融资的重要工具。”
目前,大部分投向非标准债权类理财产品通过信托、券商等“通道”进行投资,风险仍然留存在银行端。由于采取了预期收益率的形式发行,这无疑使得银行面临刚性兑付的巨大风险。叶林峰告诉记者,在运用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的情况下,银行可以像保险债权投资计划的受托人一样,通过资产管理计划发行债权融资“受益凭证”,向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募集资金,然后投向融资企业。“这种‘受益凭证’一方面按照份额发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二级市场进行交易,使得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企业经营情况的变化都可以通过‘受益凭证’的‘价格’反映出来。银行由此将彻底摆脱刚性兑付的风险,并由此回归代客理财的本质。而投资者在拥有自由的申购、赎回权的情况下,将最终回归理财产品的风险承担者的角色。”
银行直面更多挑战
银行人士表示,银行资管业务的启动,将致使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明显提高,同时,投资者将为此承担更多的风险,具体的理财收益水平则取决于银行的资管水平。另一方面,随着银行理财的不断创新,理财产品将更加丰富。
叶林峰分析指出,“银行理财产品朝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变,这就要求理财业务和其他资产管理业务一样,需要比拼银行对市场判断的能力、投研的能力、资产配置和交易的能力,以及最终为客户创造收益的能力。”
目前,银行对于此次试点尚未推出理财新品。叶林峰表示,考虑到债权直接融资工具以及银行开展资产管理计划将面临二级市场交易、理财产品法律主体地位等各种挑战,因此此次试点最终能够成型的产品及其运作形式仍然是未知数。但可以预见,非银行机构通道业务的削弱必将改变现有整个资产管理市场格局,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市场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