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于10月10日发行2014中国甲午(马)年金银纪念币一套,共16枚,其中金币9枚、银币7枚,均为法定货币。
这套金银纪念币面值分别为10元、50元、150元、200元、300元、2000元、1万元、2万元、10万元,成色均为99.9%。其中,最大面值的为重达10公斤金质纪念币,面额标为10万元。正是这些面值,让不少人士感到不可思议,标价这么低,如果能有幸抢购到的话,岂不是相当于“抢钱”?
为何说出此言呢?就拿10公斤金质纪念币来说,按近日国内黄金市场价格约每克255元计算,这块10公斤纪念金币的内在价值高达255万元。那为什么面值仅标10万元呢?如果人们都按照10万元去买这重达10公斤的金质纪念币,那岂不是人人都买到了“土豪金”,都能成为“土豪”了?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金银纪念币的面值标识和实际价值无关,只是起到纪念币面值的象征性作用,这是国际上通行惯例。我国发行现代贵金属纪念币是从1979年开始的,发行之初,制定面额时,一方面考虑了金银纪念币面额的象征性、国际金价、汇率和法偿义务等因素,另一方面参照了国际上主要金银纪念币发行国如欧美等做法。即以上世纪80年代初国际上1盎司金币标示面额50美元为基础值,再按当时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比值,算出1盎司金币面额均为100元人民币,其他规格的金币面额则按重量比例增减。银币则以5美元作为1盎司面额的基础值。
我国目前1/20盎司的金币面额定为20元,1公斤的金币面额定为1万元,1/2盎司的银币面额定为5元,1公斤银币面额定为300元,正是综合上述因素而形成的。
据业内的投资收藏人士介绍,面额是区分纪念币和纪念章的重要标志,只有具备面额的才是法定货币。自中国第一套金银纪念币诞生后,除1982年首次发行的熊猫金币没标注面额外,其他贵金属纪念币上均标有面额。金币的原值是指金币本身黄金的价值,因其不直接参与货币流通,同时具备收藏与投资价值,所以金币的面额无需接近原值或与其原值等价。国家发行金币时,会以远远高于原值的价格出售,纪念币上的面额与其售价是完全脱钩的,一般面额越大,规格越大。
所以说,重达10公斤金质纪念币面额仅标10万元,是参照国际上通行做法的标识,其面值与实际售价并无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