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缩小养老制度差别改革
——访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
记者: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养老金制度实行的是“多轨制”。“多轨制”下,养老金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郑秉文:我国的养老金制度大约由四五个制度构成,包括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金制度、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等。其实,养老金待遇水平相差较大的是城乡之间的差距。目前新农保规定的养老金是每月55元,2012年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有1900元左右,是新农保的30多倍,这个差距远远大于企业职工制度与公务员的制度的差距,而后者比前者大约高出一倍左右。
记者:为什么城乡之间养老金的差距更大,但社会关注度较低。反而是企业职工与公务员之间的差距引发了如此多的讨论?
郑秉文:我想这其中主要包括两方面原因。一是农民有生产资料,而城镇工人没有,这是造成养老金水平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则是个人要缴费,这是全世界的惯例,但目前新农保的养老因是完全来自财政转移支付。正是基于上述这些原因,新农保与城镇企业养老金的差距就没有成为一个社会焦点。而城镇职工养老制度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差别,其性质与城乡差别是不一样的,因为机关(和三分之一事业单位)不用缴费,但养老金却高于企业,这一点是社会质疑的焦点。
记者:您认为,破解养老金并轨鸿沟的瓶颈在哪里?
郑秉文: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性主要来自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而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存在的差距主要来自几十年前国企改革的需要和摸着石头过河的特殊历史条件。由于差距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逐渐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所以,才有了企业养老金连续9年上调和2008年2月5省市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但众所周知,5年来,改革试点总体进展不畅,其根本原因是事业单位参加改革的意愿低下,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抵触情绪。
我觉得,这个现实我们应该正视,不该回避。5省市改革试点受阻是正常的,因为事业单位一旦参加改革,待遇水平就会降低将近一半。而且,目前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激励性差、待遇调整机制没有建立起来,透明性差等等,所有这些,都是5省市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受阻的重要原因。
记者:您认为,缩小制度差别的改革路径是什么样的?
郑秉文:打消改革顾虑,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为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前段时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民政部联合下发了社会团体建立职业年金的文件,这是保证事业单位改革之后待遇水平不降的主要办法。另一方面,要加紧改革步伐,积极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完善这个制度。事业单位参加改革也是倒逼这个制度深化改革的一个契机,其结果既可使企业职工受益,又可促进机关事业单位改革,是一举多得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