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与大宗商品价格存在跷跷板效应几乎成为金融市场的共识,分析师也常常借用对美元指数的分析来预判商品走势。其背后的逻辑是,全球大宗商品贸易90%以上以美元标价,美元指数下跌意味着购买同样单位的商品需要支付更多的美元。这一看似有理的推论实际上却很值得推敲。
美元指数本质上是美元价值相对于欧元、英镑等一揽子货币价值的变化情况。因此,只有深入理解美元指数涨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才能有效利用美元与商品跷跷板效应。比如,7月中旬以来,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放缓,使得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QE)的预期降低,进而使得美元指数从年内高点84.753点一路跌至79点一线。不过,在此期间,CRB商品指数并未强势上行,而是在500-530点区间弱势震荡。这是因为,尽管美元下行对商品价格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但是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放缓压制商品价格。美元与商品的跷跷板效应近期失效的根源在于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所称的“QE陷阱”。
正如辜朝明先生所言,当美联储开始购买国债作为QE政策一部分的时候,尤其是去年9月推出规模无上限结束无期限QE3的时候,美国经济就会陷入“QE陷阱”。这或将使得美元与商品的跷跷板效应失效成为常态。具体而言,与不实施QE相比,QE政策驱动长期利率更快更大幅度地下降,带动经济更快更强地复苏,继而驱动美联储官员倾向于逐步缩减QE。在此阶段,美国经济复苏和政策收紧预期将驱动美元走强,不过商品价格虽因流动性趋紧承压但受经济复苏支撑。随后,QE缩减的预期却又会更快更大幅度地推升长期利率,导致经济复苏陷入停滞甚至重陷衰退,进而迫使美联储推迟缩减QE。由此,美国经济疲软和货币宽松双双承压美元,不过商品价格虽因货币宽松有所支撑但受美国经济疲软压制。
综上,美元指数与大宗商品价格并不必然呈现跷跷板效应。相反,在美国经济继续陷入“QE陷阱”的背景下,美元与商品的跷跷板效应或将继续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