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我们是做高收益理财的,保本保息,年收益10%~15%之间,我给您具体介绍一下吧……”昨日,在乐购超市一楼,某理财机构销售人员向记者推荐着。记者调查发现,如今,在菜市场、超市、住宅小区门口,“投资理财顾问”、“理财服务机构”或“财富管理公司”频繁出没,越来越多的市民从报纸夹页、信箱和电话、短信中收到理财产品推销广告。这些理财产品收益率少则10%,高则20%,而且认购门槛往往只需要几万元。 记者 胡淼
第三方高收益理财充斥市场
“投入10万元,一年连本带利给11200元,折合年化收益率12%。”家住新区的赵阿姨激动的告诉记者,这种理财产品比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要翻了一倍还多。目前,多数银行推出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在4%至5%之间。
这种高回报的理财产品提供三种理财形式,一种是向客户提供每个月的返息,一种是让客户拥有灵活的期限,月收益率在8%-10%之间。另一种是适合中老年人的,理财经理向赵阿姨推荐着:“这种是利息滚存进行再投资的产品,一年期限的收益率在12%以上。期满后公司会连本带息偿付给投资者。”
“目前,银行理财收益率越来越低。很多银行客户都转来买我们的产品。”理财销售人员介绍道,这是一种新型的收益最高、最为先进的财富管理模式。
民间借贷披着理财外衣
随后,记者按照赵阿姨提供的线索找到这家销售“高收益理财产品”的驻点,实际上是一张2米见长的桌子,放在超市顾客出口处,上面摆放着几叠宣传单,桌签上写着“理财咨询”。和他们摊位相隔几米远,还有一家某投资有限公司的摊子,用醒目的大字标着“稳健型理财,年化收益率10%-18%”。
一位曾在该公司工作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虽名为理财产品,但投资者签订的并非《理财产品销售协议书》,而是与民间投资公司签订咨询、服务协议,然后再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协议,实际上不是正式的理财产品。这些所谓的第三方理财机构与担保公司合作,以借贷的方式获得收益,如一位借款人向投资公司贷款500万元,期限1年,后者将债权分给50位理财客户,每位出资10万元。”
谨慎选择第三方理财机构
据统计,目前国内的第三方理财公司有近万家,但真正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的公司只有2000余家,其他大多数都是从事“代销商”工作,即把市场上热门的产品销售给客户,然后收取一定佣金。当然,还有不少根本就是骗子公司,靠民间借贷,以新钱填补旧账维持运转,一旦资金链断裂,只能溜之大吉。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第三方理财机构准入门槛较低,专业能力有限,其风险控制能力普遍不高。“目前从事第三方理财的公司机构只需完成工商注册,即可开展业务。机构的注册无需通过监管机构的专业资质审查,公司注册的资金要求也较低。于是有不少稍有产品和客户资源的个人花100万元的注册资金,全职或者兼职即可运营一个第三方理财公司。只要能卖得出去产品,即可赚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