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外媒热议三中全会

2013年11月10日 09:04    来源: 新华网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已于昨日开幕,35年前,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此后数十年间,“改革”始终是历次三中全会的“主题词”。同样,这次为全面部署新一轮改革的会议吸引了全球舆论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全球12家主流媒体近日刊发关注三中全会的文章数十篇,新京报记者选取部分媒体7日至9日的报道,用关键词的形式梳理出外媒的关切。

  《华尔街日报》 此次会议最关键的是预计将于下周二发布的会议公报,也就是对本次会议结论的总结概括。这份公报可能不会提及具体政策,但可能会确定大的方向,指明中央和地方政府将如何解决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以及数十年飞速增长所积累下来的失衡问题。

  《华盛顿邮报》 中国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占世界的比重从1980年的2%上升到目前的15%,但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在放缓,改革刻不容缓。

  《华尔街日报》 中国下一步可能进行改革的领域:金融(银行存款保险、利率市场化、放松资本管制),财政政策(地方政府借款、征税),国有企业(竞争、上缴利润、资产管理)和城镇化(户籍改革、土地改革)。

  《经济学人》 中国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进城后也没有享受到市民福利,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中国必须建立一个公平的土地交易市场,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土地收益。

  《日本经济新闻》 中国地方政府如今严重依赖土地出让金,预计三中全会将就此议题开展讨论。金融领域的焦点是能否勾勒实现利率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具体改革路线图。

  《卫报》 尽管中国改革开放让数亿人摆脱了贫困,但是很少有人认为目前的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具有可持续性。改革者们希望三中全会不仅要在金融自由化上更进一步,也希望在土地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上有实质性进展。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 此次三中全会的重要性在于,中国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节点上,而这是中国领导人所不能忽视的。

  《每日电讯报》 9日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掀起下一个“飞跃式”大发展,推动中国迈入世界高科技富裕国家之列。报道说,此次全会将带来“深刻变革”,意义不亚于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印度时报》 8日使用“中国重启”这个短语来解读三中全会,认为中国处在“改革窗口期”,此次会议可能预示着国家经济与社会的重大变化。

  《金融时报》 中国要施行必要的改革,就要挑战既得利益。国企应当被迫提高效率,参与竞争。

  俄罗斯《独立报》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扩大私营部门的权利,削弱大型国有公司的权势。全会还可能允许用私人资本开办银行业务。

  法国《回声报》 要出台的措施大多是痛苦的,因为它们或多或少都将触及既得利益阶层。

  词频分析

  (12家主流媒体的20篇报道:纽约时报2篇、华盛顿邮报1篇、美联社1篇、华尔街日报2篇、金融时报3篇、经济学人2篇、卫报2篇、每日电讯报2篇、路透社2篇、英国广播公司(BBC)1篇、联合早报1篇、印度时报1篇) (来源:新京报)

  环保 3次

  老龄化 5次

  司法 7次

  利率 8次

  城镇化 8次

  污染 8次

  可持续发展 9次

  房地产 10次

  环境 13次

  腐败 12次

  户籍 17次

  收入 19次

  财政 22次

  金融 29次

  银行 45次

  国企 75次

  土地 91次

  改革 326次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