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淘宝系实现350亿元销售额,比淘宝系在去年双十一创下的191亿元的销售额增长83%,再度创下中国电商单日销售纪录。350亿这个金灿灿的数字,再度证明了淘宝系和阿里巴巴的江湖地位,但对马云来说,350亿只是个新的起点。
三驾马车
作为双十一电商节的始作俑者,淘宝系在今年双十一之前就定下了一个让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销售目标:淘宝网和天猫在11月11日当天实现300亿元的销售额,并冲击最高450亿元的极限销售额。
很多业内人士在双十一之前,都对这一目标表示了质疑,但仔细想想这个目标并非无法实现:如果按照100%的增长率计算,淘宝系今年双十一的销售额会达到令人咋舌的382亿元;如果按照150%的增长率计算,这一数字会达到477.5亿元,将轻松超越淘宝系制定的最高450亿元的极限销售目标。
最终,11月11日当天淘宝系的销售额达到350亿元,创下了中国电商单日销售的新纪录。
在马云的构想中,一个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阿里巴巴必须拥有电子商务、金融、物流,以及大数据这四项基本业务,并且需要将这四种能力融会贯通。今年双十一淘宝系350亿惊人的销售战绩,不但是阿里系这四大能力的一次集中体现,也是马云对阿里未来版图的一次重新规划———这被业界称为马云的“三驾马车”,分别是电商、金融、物流,对应公司则是阿里集团、小微金融集团和菜鸟物流。这三家公司同时也是大数据公司:阿里集团是大数据零售,小微金融是大数据金融,菜鸟网络则是大数据物流。三家公司的大数据集合在一起,将解决一直以来让电商头痛的“三流”问题,即信息流、资金流、物流。
马云的愿景很好,但三驾马车能否协同作战,现在还很难说。淘宝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最为重要的电商平台之一,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江湖地位目前仍无人撼动;作为小微金融的核心,支付宝和淘宝系一同成长,同样稳坐业内头把交椅;但年轻的菜鸟网络不同,尽管根正苗红,除了阿里巴巴,背后还有多家实力雄厚的企业。但菜鸟毕竟年轻,目前全国性的物流网络建设进展也不为人知。面对今年双十一意料之中的海量包裹,首次登台的菜鸟不免让人捏了一把汗。
根据菜鸟网络自己的预计,今年双十一全天,天猫产生的包裹将超过1 .5亿个,而去年双十一淘宝系产生的包裹量约7800万个;而国家邮政局则预计,今年天猫双十一可能将产生惊人的3.23亿件包裹量。有业内人士预测,1.5亿个包裹,国内所有物流企业满负荷运转需要20天才能基本消化,要全部消化则可能需要长达一个月;如果是国家邮政局预测的超过3亿个,那么很可能有用户会在2014年才能收到双十一在天猫上购买的商品。
不管是1.5亿还是3.23亿,对菜鸟而言都是巨大的压力。在马云的构想中,菜鸟网络的物流能力将是惊人的:在全国主要城市城市,用户当天网购后,将会在次日收到包裹。但从现在双十一产生的包裹量看,不仅是主要城市无法实现次日送达,连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也暂时无法实现。
可以预见的是,尚未完全成熟的菜鸟网络,或多或少都会拖淘宝系的后腿。如果发生物流问题,外界对马云和阿里系的非难,将不会单独地集中在菜鸟网络,“三驾马车”都将承担来自外界的指责。
所以,350亿对阿里系来说绝不是阶段性的胜利,而是另一个艰难的开始。
上市棋局
要想让菜鸟网络尽快成长,当然少不了砸钱。但对阿里巴巴和马云而言,目前的资金压力同样是个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阿里巴巴私有化旗下B2B公司的要约价格为每股13.5港元,私有化耗资在190亿港元左右,约合160亿元人民币。另外,2012年5月21日,阿里巴巴与雅虎联合宣布,阿里巴巴将以为71亿美元(63亿美元现金和不超过8亿美元的新增阿里巴巴优先股),回购雅虎手中持有的一半阿里巴巴股权,即20%的阿里巴巴股份。这意味着完成这两项回购,阿里巴巴动用了约610亿元。而公开信息显示,为了完成这两项回购,阿里巴巴已经进行了一轮高达59亿美元的融资。
除此之外,根据雅虎提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资料,阿里巴巴在整体IPO时,可以选择从雅虎回购剩余的20%股权,但IPO必须满足发行价较阿里巴巴回购雅虎股份每股价格溢价110%。这意味着如果阿里巴巴选择在整体IPO时回购雅虎所持股份,其回购成本可能达到14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47亿元。
目前,菜鸟网络启动的全国性的物流网络建设,一期投资1000亿元,尽管不是阿里巴巴一家出钱,但作为主导者以及整个物流体系的建设者,要实现目标,阿里巴巴仍需要进行巨额投资。而未来,阿里巴巴一直渴望的金融业务同样需要大量资金支撑。
想要不掣肘于资金问题,对于目前的阿里巴巴而言最好的办法莫过于IPO。但和港交所间的不欢而散,已经影响了阿里巴巴的上市进程。这个时候需要马云站出来。
事实上,今年淘宝系双十一的高额销售目标已经暗藏了马云对未来IPO的重新布局。不管销售目标如何,淘宝系今年双十一的表现对阿里巴巴来说都至关重要,除了要再度证明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江湖地位外,还将决定马云能否成功打一场IPO反击战。
美国投资者网站theStreet.com的投资者分析文章指出,在阿里巴巴赴港IPO受挫之际,马云想要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就必须重新获得投资者的认可。相对于因“支付宝事件”而备受外界质疑的商业操守,投资者更关心阿里巴巴能否给自己带来切实的回报。作为阿里巴巴目前最为优质的资产之一,淘宝系的销售情况,将直接反应阿里巴巴未来的盈利能力。如果今年双十一淘宝系能够继续实现超预期的销售额,这不但能够使投资者重新考虑是否接受阿里巴巴IPO,还将直接提升阿里巴巴的估值。
350亿的高额销售似乎真的让港交所的态度松动。11月12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有关香港股权结构咨询工作已经交由上市委员会处理,“属于香港的走不掉,不是香港的也不要竞争”。多数市场人士认为,李小加的表态意味着阿里巴巴上市迎来了转机。
此前,香港证监会表示将否决任何会被视为给予阿里巴巴豁免,令其无须遵守现行上市规定的改变。该表态被解读为基本否决了阿里在港上市的可能性。其后,马云主动披露了所谓的“合伙人制度”,其中不乏有关坚持合伙人制度的“强硬”表达。随后,阿里巴巴宣布,将放弃赴港上市,转道美国市场。
但英国《金融时报》引述消息称,阿里仍视香港为首选上市地,已暂缓赴美上市计划,以待香港监管当局就股权架构规限改革的谘询和商讨有结果;《金融时报》估计阿里仍须在双重股权架上作出重大让步,而多数市场人士则认为,如果想要最终登陆香港市场,马云和阿里巴巴都需要做好备选方案。
事实上,除了让资本市场看到阿里巴巴巨大的价值,淘宝系双十一的表现,已经暗藏着马云对未来如何控制阿里巴巴的构想。目前,阿里巴巴和港交所在IP O问题上冲突的根本原因,是马云担心IPO后自己和核心管理层会丧失在重大问题上的公司决策权,因此提出了所谓“合伙人制”的公司构架。目前这种公司构架不符合香港市场的相关法规,如果港交所坚持不改变现行上市机制,想要顺利赴港上市,阿里巴巴只能改变自己———但前提是马云和核心管理层仍能保持对公司的有效控制。
“支付宝的母公司已经变成了现在的小微金融,从股权结构上说,这家公司已经不再是阿里巴巴的资产。但有趣的是,所有阿里巴巴的员工都是它的股东。而它从事的业务也和阿里巴巴的现有业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上述投行人士认为,小微金融和阿里巴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并通过协助阿里巴巴开展现有业务,控制了海量的交易和用户数据。“谁都明白支付宝和其掌握的海量数据对于淘宝和阿里巴巴的意义,通过将支付宝从阿里巴巴剥离,并采取新的股权结构,马云已经用另一种方式控制了支付宝。”该人士进一步解释。
对手夹击
马云的终极目标是将阿里系打造成一个长盛不衰的商业帝国,因此IPO仅仅是这个帝国成长中的一步。在解决了IPO问题后,有更让人心烦的事等着马云———和阿里的诸多竞争对手硬碰硬。
以目前的体量和市场占有率而言,淘宝系在中国所有的零售电商里绝对是首屈一指,其整体交易额一直保持领先。但这并不意味着淘宝系没有竞争对手。
天猫和淘宝网一样,在服装、鞋帽、化妆品等轻品类上优势明显,但在3C数码、家电、家居等重品类上一直找不到着力点。从电商发展的大势来看,服装、鞋帽、化妆品等轻品类的线上渗透率已经进入平缓增长期,3C数码、家电、家居等重品类将是未来驱动中国电商进一步发展重要动力之一。而目前业界普遍认为,淘宝系在上述重品类方面的能力落后于京东和苏宁等电商。
由于菜鸟网络尚未达到马云的预期,淘宝系,特别是天猫一直无法给用户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在服装等轻品类上,天猫可以继承只承担平台的角色,物流仍依靠第三方完成。但在3C数码、家电、家居等重品类上,自有物流的能力就变得格外重要。目前,国内网购用户的需求,已经从“便宜”向“便利”转变。用户购买3C等品类的商品更追求标准化,这除了体现在商品的标准化,还体现在服务的标准化,这意味着中国电商未来的竞争将日益转向围绕服务展开。
毫无疑问,在服务标准化中配送速度至关重要。目前,京东、苏宁等电商已经可以给部分地区的用户提供相对标准化的服务,符合用户一致性的需求期待。而天猫的用户,则仍需要时不时地查看物流信息,做好快递员突然上门的准备。
京东在3C数码品类上已经给消费者树立了正品行货的印象,而它的物流能力又能确保商品第一时间到达用户;而苏宁通过在家电领域长期耕耘,凭借遍布全国的网点和专业服务能力,同样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而目前的天猫在3C和家电品类的销售商,尚不具备和这些竞争对手同样的实力。
这就是马云急于联合众多企业建设菜鸟网络的初衷。但短时间内,菜鸟网络恐难帮助天猫实现对京东和苏宁等厂商的逆袭。目前,天猫的做法是,要求商家在3C数码等品类上要求统一只用顺丰速递,以图给消费者标准化的配送服务,但这势必提升商家的经营成本,尤其是在3C数码和家电这些毛利极低的品类。
而在一些专门品类的销售中,淘宝系的优势已经越来越不明显。天猫公布数据显示,在双十一期间(11月1日-11日)共卖出1.07万台汽车,是去年同期销售台数的5倍!预计线下尾款支付后,总车价将达8亿多元。而在双十一当天,首度涉足线上汽车销售的汽车资讯网站汽车之间的销量就突破1万辆,销售额突破17亿元。
阿里巴巴的另一个对手来自移动端,目前是微信。
天猫在PC端占尽优势,但在移动端微信正获得各大线下传统零售商的青睐,不少线下优势突出的商家进军O 2O时首选的合作伙伴是微信而不是天猫;多家上市商业零售企业因为和微信建立了O 2O战略合作而出现股价涨停,市场反馈积极。
业内人士指出,微信和天猫对线下传统零售商的区别在于,微信以C R M +会员营销这个点切入,从内部改造和提升传统零售商的效率,双方合作大于竞争;而天猫是个销售平台,线下传统零售商纠结于处理线上线下渠道冲突,和天猫竞争大于合作。
在今年双十一前夕,天猫曾试图绕过卖场直接和家居品牌商合作进行O 2O销售,结果招致19家大型家居卖场的联合抵制,最后天猫不得不做出妥协。这不难看出,强势的天猫已经和部分商家在利益划分上产生了冲突。
断言微信是否能在移动端再造一个“天猫”现在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微信已经成为线下传统零售商开展O 2O的重要渠道。更为重要的是,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电商可拓展成“移动商务”,是一个远远大于PC端电商的市场。除此之外,微信便捷的支付功能,以及由此可以衍生出的金融业务,同样会对阿里系现有的各项业务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