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中国金融》杂志发表了题为 《一个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总量指标》的文章。
文章中表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表内贷款替代效应明显。对此,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表内贷款替代效应不断增强,整个社会的融资基本都是通过银行,一旦出现危机,风险无法分散,将对银行产生很大杀伤力。
直融渠道单一存风险
盛松成在上述文章中指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表内贷款替代效应明显。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也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
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实际上直接融资的渠道还是通过银行来实现,银行提供了社会融资的85%以上,这是一种非常扭曲的情况。
因此,在整个社会的融资基本都是通过银行,融资的主体比较少的情况下,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也就很难发挥作用。李迅雷分析道,如果融资渠道多样化,一旦出现风险,承担风险的主体也是分散的。但在我国当下,一旦发生金融危机,风险承担主体就是银行,这对于金融机构来讲是有非常大的杀伤力的。不仅如此,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当中70%是投在房地产及融资平台的,所以银行的表外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美国在次贷危机之后能够迅速复苏,就是因为它的风险是比较分散,而像日本、西班牙、法国等都是以银行为主体的模式,他们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后,就很难复苏。”李迅雷进一步举例分析。
对此,李迅雷告诉记者,“解决这种监管上的风险主要就是要把表外业务尽可能多的纳入到表内,限制商业银行变相的表外业务,掐断表内转表外的这种资金来源。”接下来很快就要出台一些具体的限制政策。
社会融资规模替代信贷指标
据央行数据显示,2013年1~10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4.8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81万亿元。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8564亿元,创下年内次低纪录,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月少4342亿元和5485亿元。
针对央行为什么提出社会融资规模概念,并用它作为监测目标和中间目标?盛松成认为,“随着我国金融规模的扩张、金融机构发展日益多元、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银行贷款的替代作用正不断增强。”只有将更多融资渠道纳入到统计范畴,才能完整、全面监测和分析整体社会融资状况。用社会融资规模替代信贷指标作为中间目标,符合我国融资结构的变化趋势。
盛松成在文中指出,与广义货币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相比,社会融资规模与主要经济指标相互关系更紧密,并存在明显的先行关系。时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会融资规模领先GDP、CPI、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及发电量约1个季度,滞后进出口总额3个季度左右,同步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