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成功的创新,会形成一场有效的变革。在当前我国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大环境下,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市场角逐中占有一席之地,扩大自身业务量,培养优质客户的忠诚度,在现有的基础上努力深入挖掘“资源金矿”就成了当前众多金融机构的必然选择。
深度“把脉”金融市场的浙江黄岩农村合作银行,率先打破机制体制的条框束缚,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及保持行业正当竞争的前提下,从9月份开始,“试水”中、小、微企业还款方式创新,实现企业贷款到期与续贷的无缝对接,以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模式,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切实承担起中小微企业“金融保姆”的角色。
无缝对接 程序简单
黄岩农合行积极为客户解决资金难题,践行了该行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宗旨
近日,黄岩区东城一家塑料厂的厂长陈某忧心忡忡地走进了位于横街路的黄岩农村合作银行营业部,接待他的是营业部客户经理肖晔。肖晔是陈某的“金融代理人”,陈某与农合行的所有资金往来业务都由肖晔接待办理。面对肖晔,陈某直言不讳:“我的上笔600万元房产抵押贷款过几天就要到期了,但是现在我手头没有这么多的流动资金,想再申请一笔贷款,以我的资质,你们银行能不能对我再放贷。”
跟陈某有多次接触的肖晔,对陈某的为人及他经营的企业也是了然于胸。陈某经营的企业是一家登记在册的股份合作企业,主要从事铁制托盘生产,企业经济实力强劲,产品销路有良好的市场基础,企业生产能力、设备技术先进,在同行中有较强的开发及管理水平。陈某个人领导素质良好,信用观念强,在多次的业务往来中,没有一次不良记录。
面对老朋友的“突发困境”,肖晔向其推荐了该行近期刚推出的临时“增信式”还款方式。帮助其填制一张申请表,经支行有权人审批上报总行核准等几道简单的操作程序后,不出半天时间,就临时增加了陈某的还款授信额度,没有筹集资金归还本金即实现了对上一期贷款进行还款。
增信式的基本原理为在原授信额度基础上,通过增加一部分专用授信额度,达到借款人转贷的目的。实质是同一借款人以一笔“新贷款”偿还原存量贷款。还款方式的创新,既解决了陈某的当务之急,也践行了该行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宗旨。
以企为本 解企之忧
在黄岩农合行,企业无需归还本金、只需办理简单的手续,即可完成“续贷”
黄岩农合行的新老贷款之间也没有“空档期”,极大地减少了转贷成本和贷款周转相关手续、时间,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有助于减少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和涉足民间借贷的风险。无论从资金的使用效率还是借贷成本上说,该方式的创新对黄岩区中小企业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羊毛衫是黄岩区的传统产业,也是一个季节性生产十分明显的行业。资金投入期集中在6、7月份,又以赊销为主,因此资金的回笼期集中在春节前及次年上半年,在每年的下半年黄岩区很多羊毛衫厂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遇到贷款到期或者固定资产投资,经营主都要花很大的心思去筹集资金。
记者曾经就听到不少经营主的抱怨,“作为一个夕阳产业,高投入、低产出,经营风险大,一个年头不好,一次资金周转不到位,就可能关门。”而羊毛衫产业正是黄岩区部分行业的一个缩影,脆弱的抗风险能力使得它们对资金链的波动,更加敏感。
“以一个企业主的身份去想象一下,如果即将到期的还贷缺口还有几千万,这几天会有什么感觉。”肖晔略带调侃地跟记者说到:“所以这个方式的创新,从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上来说,拓展空间还是很大的,体现了我行以人为本,更加人性化的业务操作手段,对客户来说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差异服务 多方共赢
从创新还款方式正式实行到目前,黄岩农合行的举措赢得客户的一致好评
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黄岩农合行先后办理小微企业无缝对接贷款14笔,涉及企业7家,额度达到6162万元,还款方式创新举措逐渐显露出它的强大“生命力”。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从降低我行的经营风险来说,该举措施行设置了一定的门槛,包括忠诚度较高、经营状况良好、信用资质良好等方面。”肖晔说,“我行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在企业需要的时候即对他们续贷。”
从《还款方式创新管理办法》上,记者了解到,针对我区中小微企业季节性生产特点明显,资金需求状况差异大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的推进增信式、循环式、三年式、分期式4种方式,为各类企业提供差异化的周到服务需求。
“国际市场不景气,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国内需求疲软,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压力大,这个时候如果再对企业抽贷、压贷,增加他们的融资成本,对企业主来说无疑雪上加霜。”该行董事长章正平说:“中小企业一般都是短期贷款,如果在一个正常还、贷周期中给企业造成资金空档期,就有可能逼迫他们去寻找民间高利资本,这就大大加重了企业成本负担和借贷风险,既不利于银行自身业务的开展,也有可能扼杀一个成长型企业。”
黄岩农合行行长朱逸飞表示,还款方式的创新,避免了企业资金流恶性循环现象的出现,对于银行保证未来客户的质量以及延续客户关系防止优质客户流失,建立忠诚度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以后中小微企业不断向银行准入标准上靠拢,该项政策所释放的“红利”将慢慢滋润到全区各中小企业,为构建良好的区域经济金融环境奠定基础。(农村金融时报 温从杨 通讯员 何鹏 潘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