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一个多月来,以其前所未有的开放力度吸引了数百家国内外企业进驻。对于这些期望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盛宴的“淘金客”来说,最新公布的中国新一轮改革方案带来了更多利好消息。
日前,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与公众见面。其中,《决定》提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引发了普遍关注。
《决定》指出,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要切实建设好、管理好,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这一提法确定了上海自贸区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的战略地位。
同目前国内各类保税区相比,自贸园区意味着更加优惠和开放的政策。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自贸园区建设将开创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模式,一旦经验成熟,将“多点开花”,更大限度地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今年8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9月正式挂牌。试验区采取“非禁即行”的负面清单管理和开放力度更大的政策,对现行的贸易、投资和政府管理服务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
自成立以来,试验区吸引了大批企业入驻。上海市工商局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试验区已设立企业200多家,相比去年同期试验区辖区范围内设立的企业总数,增长了近4倍,注册资金总额已超过35亿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主任隆国强说,企业踊跃申请进入试验区,反映出区外的一些管理方式和制度可能抵制了生产力的发展,“有这么多人充满激情地参与,也说明投资者看好中国未来,看好试验区推进改革、扩大开放的趋势。”
受政策利好驱动,不仅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广州南沙、天津等城市申请建立自贸园区,重庆、舟山等已拥有国家级新区的城市也纷纷加入申报行列。
隆国强说,自贸园区把中国高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意图和地方政府加速发展、稳定经济的愿望结合起来,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说,三中全会明确释放加快自贸园区建设信号,体现了中国领导层对发展自贸园区的高度重视,未来无疑将加快推进相关试验。
“中国传统劳动力优势正在减弱,技术优势还未形成,必须靠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的创新来激发新的发展活力。自贸园区建设提速必将推动改革取得新突破,对中国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改革机遇。”宋立表示。
分析人士称,在过去相对封闭的经济环境中,劳动力、资金等要素流动有诸多限制。目前中国着力打造经济升级版,强调发挥科技、创新等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自贸园区的建设,有助于祛除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倒逼国内体制机制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宁宁也表示,自贸园区的建设将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在国际形势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如何应对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带来的挑战,突破贸易下降带来的经济增长瓶颈,确实需要诸如自贸园区建设的有益探索。
不少专家认为,《决定》提出要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意味着中西部地区开放是下一个阶段改革开放的重点。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更多侧重沿海城市,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也大量流入东南沿海,而内地的要素则相对缺乏,发展也相对缓慢。目前,较发达地区面临要素成本上升的问题,对于内地扩大开放来说意味着良好的机遇。
“随着未来自贸园区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政府可能会采取平衡战略,在一些发展好、有基础的地方建设自贸园区,尤其是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一些城市,调动地方积极性。”丁宁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