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全球大宗商品交易步入熊市 未来或有通货紧缩风险

2013年12月05日 10:50    来源: 新华网    

  今年以来,黄金、原油、铁矿石、玉米、糖等大宗商品市场呈现普遍低迷。彭博社3日的报道称,衡量24种大宗商品的标普GSCI指数今年已下跌2.6%。不同种类走低,有其特殊原因。但传统上大宗商品的进口国,特别是新兴经济体需求的减少是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对此,有经济专家认为,自2000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所谓“超级周期”已经基本结束,而通货紧缩有可能成为未来影响经济的风险。

  大宗商品持续上涨的“超级周期”基本结束

  从历年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来看,年底通常是一年中大宗商品市场行情的低点。预计今年12月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幅度将进一步加深。具体看,预计会有14种大宗商品会在今年遭遇年度下跌,其中下跌幅度最大的很可能是谷物类和贵金属类商品。

  市场普遍认为,自今年4月以来,黄金牛市已经结束。金、银等贵金属价格今年累计已经下挫27%,这是1981年以来的最大年度跌幅。由于投资者越来越担心美联储将退出货币宽松政策,对冲基金连续第四周减少对黄金价格的多头头寸,目前黄金价格已跌至四个月来的低点。预计今年黄金价格将成为2000年以来首个下跌的年份。当前,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就业市场趋于改善,作为避险工具的黄金价格很可能将继续恶化。

  世界银行近期报告显示,由于农产品产量和库存增加,世界银行食品价格指数从6月到10月间下降了6%。衡量8种农产品价格的标普农业指数今年已下跌了20%。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数据显示,衡量11种农产品多头仓位的指数继续下降,市场对原油价格的多头仓位也继续下降。美国石油开采对石油价格产生巨大影响。伴随页岩油产业的繁荣,美国原油产量创下1989年以来新高。

  自2000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进入所谓的“超级周期”。然而,鉴于今年以来大宗商品市场的下行走势,让不少分析师认为“超级周期”已经基本结束。

  未来需求持续低迷可能带来通货紧缩风险

  新加坡大华银行经济分析师全德健对本报记者表示,多种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低迷,趋势基本一致。造成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的主要原因在需求方面。近些年来,亚洲是原材料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经济体需求一直很强劲。今年,亚洲新兴经济体增长趋缓,需求减少,直接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特别是中国进入经济结构调整期,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随着明年中国经济进一步调整结构,一批落后产能将被淘汰,对大宗商品,尤其是铜、铁矿石等需求预期下降,未来大宗商品价格仍不看好。

  而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供应将继续上升,尤其是石油和铜。几年前,市场是供不应求,现在正相反,供给超过了需求。目前市场普遍认为,大宗商品市场将继续疲软,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下挫。

  全德健表示,原油、黄金、铜、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低迷的价位预计会维持到下个季度,但也不太可能出现价格暴跌。市场普遍对大宗商品走势不看好,特别是工业类广泛使用的铜、铁矿石价格。黄金方面,预计在每盎司1200美元左右会得到买家进场扶持。原油方面,美国页岩油产量已经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原油供给方面没有大的问题,主要是需求方面会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

  由于价格疲软,12月3日,全球第二大铁矿石出口商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公布了一项方案,将在未来2年大幅削减支出。力拓表示,将把2014年度的资金支出减至110亿澳元(1澳元约合5.49元人民币),这与此前开支预算相比,减少了20%;到2015年,将进一步降至80亿澳元,该数字还不及力拓2012年开支的一半。力拓首席执行官山姆·沃尔什表示,“我们认为目前市场较脆弱,而且将持续波动。”

  长达一个世纪的“矿业繁荣”正在逐渐冷却,为此,力拓等全球大型资源企业正积极削减开支和非核心业务,以实现在市场低迷之时保持自身利润。12月2日,全球最大的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也表示,将把投资预算减至148亿美元,这是淡水河谷连续第三年缩减投资预算,这同时也是2010年以来最低的投资预算额,较2011年减少近20%。

  汇丰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范力民在发给记者的评论中提醒说,自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期以来,能源、金属和农产品价格飙升,导致通货膨胀。现在大宗商品价格已经结束上升趋势,趋于稳定,通货紧缩将成为未来影响经济的风险。

  (本报曼谷、堪培拉12月4日电)

(责任编辑:郑海斌)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全球大宗商品交易步入熊市 未来或有通货紧缩风险

2013-12-05 10:50 来源:新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