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比特币:中国式泡沫新宠 疯狂过后重蹈“不归路”

2013年12月06日 07:38    来源: 国际金融报     陈志龙

 

  不久前,在工艺美术之乡宜兴采访,当地朋友介绍,已故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的一把石瓢壶最近拍出1500万元。前几日,河北涞水县南安庄村这个地处深山的小山村被搅得颇不宁静,该地盛产核桃。做核桃生意的人说,一对小小的老核桃,20万元收进来当天转手就卖33万元。流动性泛滥背景,其实到处是疯狂的“石头”——翡翠、白玉、红木等价格持续翻跟头。

  中国人甚至能把一个虚拟货币炒翻天。11月底,这个几年前以0.03美元诞生的虚拟货币被炒到1000美元以上,中国各大比特币交易平台日交易规模都很吓人,以至于中国央行都不得不出来对这种疯狂进行“喊话式”风险提示和“窗口指导”。

  比特币的原理,就是数学解码。作为一种虚拟电子货币,其发行方式“被植入一个无处不在的程序里”,这就是电子虚拟货币的玄而又玄之处。常规定义中,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电子货币,没有发行机构,“理论上确保了任何人、机构、或政府都不可能操控比特币的发行量,完美地解决了通货膨胀问题。并且其发行总量按照设计预定的速率逐步增加,增加速度逐步放缓,但这种理想的状态近乎是一个真空中的货币。难怪有人说,你用这个公式解码得到比特币,你可以开放另外一个程序解码,得到莱特币。现在还有可可币、无限币、PPC和NMC。

  但是,这样的分析丝毫不能阻挡炒家们的热情,甚至有人后悔说,“我要是把2008年买房的钱买成比特币,现在就是亿万富翁了——虽然房子涨了一倍,但人家比特币涨了几千倍、上万倍啊!

  加缪在《鼠疫》里写道,“鼠疫病菌绝不会从此死亡或者消失,数十年间可以在家具、衣服堆中沉睡,在房间、洞穴、衣柜、皮箱、手帕中顽强地等待。”历史上任何一个“泡沫故事”起初都“美丽而诱人”。17世纪,郁金香在荷兰盛行起来,最名贵的郁金香球茎价格由巴黎的时尚需求带动,法国的名媛和贵妇以花期不超过7天的新鲜郁金香来做服饰,由此荷兰人开始了对郁金香的炒作。因为花容易枯萎,很难成为投机主体,相对容易保存并具有繁殖能力的郁金香球茎交易便大行其道。

  有记载说,1637年1月,1.5磅的“维特克鲁兰”球茎市价为64荷兰盾,到了2月就达到1700荷兰盾,当时上品的郁金香在巴黎单支价格都卖到1000荷兰盾,单个球茎价格可以卖到5500荷兰盾,一切就那么疯狂——那时的荷兰盾是金币,100荷兰盾可以买一头牛或者4头猪,200荷兰盾可以买到2吨黄油。5500个荷兰盾货币单位含黄金110盎司,按我们当下的金价折算达到14万美元,这在现在也都是非常可观的一大笔钱。

  当时,许多先期参与投机的人都成了暴发户,价格的无限制上涨刺激了投机者更多地涌入,现货交易不够,期货交易也被开发出来,球茎不进行交割前不需要支付货款,只需要很少的杠杆资金,于是赌注越下越大。当时,有篇报道这样写:谁都相信郁金香热会持续下去,世界各地有钱人都会向荷兰下订单,无论什么样的价格都会有人付账,欧洲甚至全球的财富都向荷兰集中,受到如此恩惠的荷兰,贫困将一去不复返,无论是是贵妇、市民、农民还是匠人、船工、伙计甚至是打扫烟囱的、旧衣服店里的阿姨,都不由自主地将其他财产变为现金,投资于这种“风中交易”……疯狂的交易到了后期,大家都在“玩跑得快”、“丢手绢”的竞价流游戏,等鼓点骤然停止的那一刻,郁金香的神话泡沫破灭,价格便一路狂泻,跌得只剩几十分之一。郁金香泡沫和18世纪初的南海股票泡沫事件一样,成为人类泡沫经济史的经典性、代表性事件。

  每一场泡沫的破灭都有无数的精英成为殉道者、牺牲品,那个发明了微积分、将宇宙的规律用一个“运动方程式”表达出来的天体物理学家牛顿,甚至还主持过经济工作,当过造币局局长。他能测得出宇宙运行的规律,却不能制止人性的疯狂。在南海公司股票投机最疯狂的时候,一头扎进去,亏得一败涂地。事后,他引用同时代的银行家马丁的话说,“在其他所有人都狂热的时候,你没必要跟风效仿。”历史上的泡沫故事,回头看时,每一件都非常可笑,但是牛顿式的教训从未停止过。

  纵观每一轮泡沫,无论是郁金香热还是南海股票泡沫,从发酵到最后破灭,总被一个时代的新概念、新需求所驱动。现在,中国泛滥的流动性主导下,资金瞄上什么涨什么,投机炒作之风从“小拉菲”红酒一度蔓延到陈年老茅台,从各种木头石头到老核桃——一对老核桃卖出百万身价让人匪夷所思。在拉菲茅台“发酒疯”的年代,甚至连“高价回收酒瓶”也成了一门生意,1982年拉菲的一个空瓶甚至卖到3000元人民币,一个假拉菲瓶塞卖到200元,一只30年老茅台的空瓶卖到1000元。

  泡沫经济最大的危害在于扭曲了资源配置、误导人们的价值观,资金不是进入实体经济,而是用于投机。人人都希望通过投机不劳而获,贪婪加剧了泡沫膨胀,助推产业空心化和民众赌博氛围。郁金香事件让后来的经济学家给出了关于泡沫经济更深刻更本真的定义——基于对实际交易情形的无知而无法解释的资产价格的大起大落。这是经典而深刻的基于人性弱点的泡沫经济本源分析。

  吹大的房地产泡沫不是国家的财富,而是国家的灾难。这些年,过剩的民间游资追逐疯炒红木、黄龙玉、鸡血石等,狙击农产品、中药材、大宗商品、邮币卡,眼下又盯上比特币,这些都是在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热钱和投机资本挟裹,中国此起彼伏的资产价格泡沫的缩影。伴随着中国式资产泡沫向纵深挺进,每一轮炒作过后,留下的都是一地鸡毛,每一次潮水退去,都是杯盘狼藉的烂摊子。比特币的疯狂过后,相信仍然会重蹈一条宿命的“不归路”。

(责任编辑:蒋诗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比特币:中国式泡沫新宠 疯狂过后重蹈“不归路”

2013-12-06 07:38 来源:国际金融报
查看余下全文